我认为有心态和方法两方面。
心态是,“即使我看不懂,我也可以读完。” 消除对“不懂”的书的恐惧感。事实上,我们人的很多恐惧感和烦躁感,都是一种“过度预先防备”,是为了给我们的退缩做合理化而发起的情绪。我们真看不懂吗?即使真书的难度很大,然而投入去看,总能看懂一些。这样下次再读的时候,就会总更容易一些。
方法是,我为何看不懂?我们的知识是一层一层构建起来的,我看不懂一本书,说明我的已有知识结构和书的知识结构相关性很低。那我要做的,可能是多读一些前置性的书。比如导论类的书,应用性的书。还有可能是书本身带了自己的符号系统,我对这个符号系统不熟悉,所以有能力理解但无法理解书。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先熟悉和内化这个符号系统了。
其三是,我为什么要选这本书读?我的选书方式是否可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