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二)

陶瓷文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陶瓷文化,它把陶瓷作为反映民族文化大趋向的一种凭借物;二是近代以来陶瓷研究进入多角度、多层次的专业化研究,陶瓷文化发展进入多种表现的时代。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是由陶瓷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统一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特征。

陶瓷艺术主要是装饰、器形、器用三个方面。

陶瓷与民俗,所表现最主要的是祥瑞题材。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一个形象或花或鸟或人就能构成一个主题;二是通过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形象互相搭配构成一个主题。

陶瓷与服饰,中国的服装史,从宋往前看,直至服饰的起源之处,几乎都是以陶瓷为载体而流传的。

陶瓷与茶文化,唐的吃茶,宋的斗茶,元明以后的冲泡,清饮,无不以茶具为重要的欣赏对象之一。

陶瓷与文学、绘画和文字书法。把中国文学名著中和历史上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用于陶瓷装饰,使二者建立了艺术联系。彩陶的装饰纹样(几何纹、虫草纹等)就是最早的绘画。

陶瓷与宗教,很多陶瓷装饰都以佛教人物、八仙纹、八卦纹、太极纹、植物、标志等为题材。如乾隆皇帝命景德镇御窑厂以瓷器仿制了大量佛堂供器,其中有“八宝”(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双鱼、盘长),“七珍”(水珠、火珠、象宝、马宝、文官、武将、佛像)。陶瓷装饰中有许多与儒家思想有关的画面或典故。如花鸟题材的《五伦图》,凤凰表示君为臣刚,仙鹤表示父为子纲,鸳鸯表示夫为妻纲,鸽表示兄弟之道,莺表示朋友之道,表现了“三纲五常”的伦理关系。

陶瓷与音乐,陶瓷乐器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八音”中的“土”)源远流长。

陶瓷与体育,体育运动为陶瓷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又对我们了解当时的体育运动历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可以推知当时可能已经有了原始的游泳活动。21世纪初河北巨鹿发掘的陶枕上有儿童捶丸图(中国古代高尔夫)。

陶瓷与旅游,1954年国内最早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成立,标志着陶瓷旅游专题场馆的正式建立。

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从唐至宋元明清,中国陶瓷通过“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不断远销到世界各地。中国古陶瓷的对外传播的陆路由长安起,西出玉门、敦煌,经天山南北两路,越葱岭,跨中亚细亚草原,西达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半岛。海路“陶瓷之路”是唐末至明初东西方之间进行贸易交换的大通道。包括两条,一条是自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直达罗马等地中海国家。另一条是中日航线,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朝鲜在唐末从中国学会了制陶方法,并设窑厂。明代时,日本的瑞祥在景德镇住了五年之久,学会了青花制作方法,归国后设窑造瓷。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瓷器对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以及世界产生影响的不仅有景德镇青花瓷器,还有龙泉青瓷,宜兴紫砂陶和德华的“中国白”瓷。

重点来看景德镇陶瓷鉴赏。

首先是青花瓷器。青花瓷器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瓷坯上进行绘画装饰,再上透明釉,经1300度以上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其特点是成色鲜艳,发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色,明净素雅,层次丰富,表现力强,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不含铅、镉等有毒元素,于人体健康无害。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中国瓷器进入了彩瓷时代。

元代在创烧青花的同时,还成功烧制出青花釉里红瓷器。现存一件标有“至元戊寅”名款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釉里红流传至今的真品。

明代是青花瓷器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青花装饰风格最为多样化的时期。永乐、宣德青花瓷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有所谓“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说法。

元明两代青花的成就主要反映在官窑瓷器上。入清以后,主要成就在民窑青花,其中尤以康熙民窑青花最为突出。清代青花发色具有鲜丽明爽之感。

其次是青花玲珑瓷。玲珑瓷又称“米花”,日本人称为“米通”,西方人把它叫做了“嵌玻璃的瓷器”。采用镂雕技法,绘以青花,施釉后高温烧成。特点是玲珑剔透、幽静雅致、精巧细腻,朴素大方。玲珑瓷器的产生源于产品缺陷,在明永乐年间成功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玲珑瓷器,到明中期的成化年间,烧制出闻名于世的青花玲珑瓷。

接着是粉彩瓷器。粉彩属于釉上彩绘装饰,是在已经烧成的瓷胎上进行绘画装饰,然后经过800度左右的低温烧烤以使画面熔融后固化在瓷器表面的装饰技法。特点是颜色明亮,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绘画工写俱全,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装饰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富有国画风格。明宣德年间,御器厂烧造出青花斗彩瓷器,明中期后,以成化斗彩、万历青花五彩为代表的釉上彩绘瓷器发展迅速,清初康熙年间,釉上彩出现,康熙五彩色泽厚实、浓艳、亦称为“硬彩”,景德镇称其为“古彩”。清雍正年间,又出现“软彩”。粉彩瓷在雍正年间最负盛名。

然后是薄胎瓷器,其特点是薄似禅翼、轻如浮云、晶莹剔透、精巧备至。这种“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映着光可以照见指螺”的瓷器历来被视为景德镇瓷器中的珍品,素有“千金一器”之誉。宋代景德镇影青瓷器,明永乐年间出品甜白脱胎瓷和万历年间所制的卵幕杯,最薄而精细的薄胎瓷器厚度只有0.5毫米。清康熙、雍正年间出品的白釉薄胎瓷器,已经达到只见釉不见胎的“真脱胎”程度。薄胎瓷器中以薄胎碗最具代表性。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来形容薄胎瓷器。

还有颜色釉瓷器。是一种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一定温度烧制后,能呈现出某种色彩的釉料。分为高温色釉和低温色釉,以1200度为分界线。景德镇的颜色釉被誉为“人造宝石”。“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明没有如江南的春水,洁净有如北国的坚冰”。都是形容颜色釉绚丽多彩,晶莹夺目的。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是在五代的青瓷、宋代的影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的影青釉有“冰肌玉骨”之誉,明代最为宝贵的是永乐、宣德年间的鲜红哦釉,又称“祭红”和“霁红”,自古就有“永乐以鲜红为宝”的评价。另外,还有永乐年间的甜白釉、宣德年间的霁蓝、弘治年间的黄釉都冠绝一时。正德时的孔雀绿也很名贵。窑变和开片是颜色釉瓷器的两种重要方式手段,颜色釉被称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