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先后顺序,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直到最近,这两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
1
饭后,我收拾碗筷。我总是先把碗筷全部送进厨房,先洗干净,然后,再来收拾餐桌。因为在潜意识中,我总是觉得收拾碗筷比收拾餐桌更重要。
再说,不管先收拾碗筷还是餐桌,结果不都一样。忙到最后,不都是把碗筷和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
那天,我正在洗碗,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来客人了。是一个亲戚,我连忙把她迎进来。
客人进来以后,也许她只是无意识的往餐桌上扫了一眼,我也跟随着她的眼光,看了一眼餐桌。餐桌很脏,孩子吃饭时倒的有菜还有汤,地上也是一样。
家里来的这个客人,爱干净,在亲戚里是出了名的。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对她说家里乱啊,别介意。
她笑着说,家里有小孩子都是这样。可再看她的眼神,仿佛从她的眼里,看出了几分嫌弃。
我有点后悔,如果我先收拾餐桌,那该多好。那她进门时,餐桌和地面应该都收拾干净了,至于厨房,她是不会到那去的,再说她走之后,我再刷碗也不迟。
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再说,人家也不经常登门,一进门就让人家看到餐桌上一片狼藉,也挺对不住人家。
从那以后,我就把洗碗和收拾餐桌换了一个顺序。
我想,按我的想法,把洗碗当成面子,把收拾餐桌当成里子,那此时,面子就是比里子重要。
2
儿子年龄小,却有虫牙,每天晚上给他刷牙,都会令我头痛。
他自己不会刷,却不老老实实让我刷。要么把牙刷要过来扔在地上,要么是挤牙膏,要么是拿杯子到水龙头上接水,一会就把自己的衣服弄得湿淋淋的。
幸好我深知他的秉性,提前给他穿上了皮罩衣。要不然,大冬天的,他不定会冻成什么样子。
给他刷牙,我要不断和他说他感兴趣的事情,趁着他转移注意力,见缝插针的赶紧刷几下。
他高兴的时候还好,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反抗。
可这也不能硬来。不管再难,我也不能放弃,他现在两、三岁就有虫牙,如果再不坚持刷牙,等不到六岁换牙,嘴里的牙齿早就掉光了。
可这种坚持,也很无奈。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牙刷完了,再去给他洗脸、洗手、洗脚,已经筋疲力尽。他有时再不听话,把洗脸水弄得到处都是,我心里就很窝火。
那天晚上,趁他玩得高兴,我先给他洗了脸、洗了脚,他挺配合,很顺利的就洗完了。
之后,我带着轻松的情绪又去给他刷牙,那次刷牙,出其不意的顺利。他自己还淑了口,没等到他开始玩水,我们就已经结束了战斗。
好像刷牙这半年来,这是第一次这么的顺利吧。
我仔细想想,这应该是换了顺序的功劳吧!
以前先做难的再做容易的,当刷完牙之后自己弄的满身心疲惫,孩子何尝不是一样。现在,反过来先做容易的事情,再做难的事情,孩子心情也好,也能愉快接受,我也仿佛减轻了不少负担。
其实,还是那些内容,一个也没少,只是调换了一下顺序,就让我如释重负。
这让我想起上学的时候,每逢考试,老师们都不厌其烦的交代,考场上做题要先易后难,这句话在上学的时候,真是耳朵都听出了茧,没想到,运用到生活中,也一样实用方便。
3
由此我脑洞大开,再去联系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好像顺序真的很重要啊。
见过很多人,成家立业之后,生活过得举步维艰。他们总是后悔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学到过硬的本领,只能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拿着微薄的收入。
可他们上学的时候,总是过得潇洒自如。课没少逃,恋爱没少谈,早起学习、挑灯夜战的大军中,从来就没有他们的身影。大学毕业了,也没去过几次图书馆,他们的书从如学到毕业都是新的。
他们先享受在先,毕业成家之后,才吃了生活的苦。
如果这个顺序颠倒过来,上学的时候,起早贪黑的学习专业知识,那么成家立业之后,生活肯定会过得轻松许多。
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没有小孩的时候,我有大把的时间,却从不知道去读书去写作,而现在孩子小,家务忙,又想学习写作,又想看书,真是可惜以前浪费的大好时光。
如果早有先见之明,早早开始写作,到现在最起码也能写一、二百万字了吧,写作到了那个阶段,写东西时应该是手到擒来、应用自如了吧!而不像我现在,总是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文章也写得很不顺利。
看来,人生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顺序很重要。
有的规律的事情不能打乱顺序。比如一年四季,都是春夏秋冬循环,比如人的成长,都是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些都是自然规律。
可像上面的两件事情,顺序却能打乱。做事要有轻重缓急,要多想一想,找出对你最有利的做事顺序。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埋头做事,也要学会抬头看路。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