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20到1940年代。 “围城” 取自书中重要人物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作者以围城为名,叙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这二十年来他遭遇了毕业、回国、恋爱、失恋、求职、任教、结婚、婚姻失败。他所经历的一切无疑都是在围城内外反复转悠,或许这就是这本书想传递的主旨——结婚无须太伟大的爱情,一旦迈入婚姻像围城。
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终与无甚特色的孙柔嘉走进婚姻殿堂。然而结婚后两人都发现对方有双方婚前未发现的缺点,再加上生活琐事,工作不顺心,经济尴尬等原因,婚姻陷入破裂,最终分道扬镳,阐发结婚就如深陷围城的道理。方鸿渐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中的一个普通人。钱钟书却用他的笔为方鸿渐划上一道一道若即若离的伤痕。让我看着心中又痒又疼,却无法用什么东西去搔痒或抚平。这样的婚姻生活,现在仍然在很多的家庭中看到它的翻版,绝对是现实又不新鲜的。退一万步讲,方鸿渐娶了孙柔嘉,到底不是自己的意中人,维持的婚姻不长久,可如果方鸿渐得偿所愿娶了意中人唐晓芙,围城会不会牢不可破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意中人,且能够共入围城,也会发现如果娶了意中人也不过如此,结婚后发现自己娶的总不是意中人。每个人在长大后都会追求自己认为美满的爱情,追求到了,又一无反顾的进入婚姻,然而真正寻找到理想的婚姻,维系好婚姻,通过婚姻使爱情美满,这样的人几乎少之又少。
无论婚姻、事业都在一个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每个人都陷在一座围城中,被生活、婚姻、事业磨砺,打击和束缚。文中的方鸿渐本就懦弱,没有与命运抵抗的勇气,任由命运摆布,最终逃不过悲凉的结局。我们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围城呢?
有些地方我读后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虽然浅显,但还是略说一二。譬如我会认为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无论是否存在爱情的成分,最终也不是因爱而死,而是死于大家庭里鸡零狗碎的生活琐事。因为在他们回家之后的婚姻生活里,曾经喁喁私语的缠绵已经全部变成了喋喋不休的争吵和相互对各自家庭成员的指责,这里面包含着二奶奶、三奶奶平时嚼的闲话;鸿渐父亲对他毫无道理的偏袒;柔嘉的贴身保姆对鸿渐的敌意;柔嘉对方家的轻蔑和嘲讽,这都是他们平日里相互埋怨和挑起争端的导火线。他们的婚姻被家庭所累,似乎应该怪罪于他们结婚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一个嗔世蔑俗的大姐告诫一句:嫁给他,就是嫁给了他的全家。这是哪怕放到当下也依然适用的结婚条件,因为那些媚俗的结婚流程、家中长辈的传统观念、七大姑八大姨的叨扰都会让你再婚后痛苦不堪。虽然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已经违背了旧式婚礼的流程,在当时让人大跌眼镜,但还是显得力道不足,因为他们突然结婚被误认为是柔嘉怀孕所致,是情非得已的违背。况且最终孙柔嘉还是到了方家走了回门儿,这样的“新式女人”固然是礼数不周,最终让方家人全无好感。这些情节在我看来都是在寻求传统观念的原谅,我认为“新式女人”对于传统观念的违背至少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这样的情节在今天仍旧重复上演着:个人的婚姻被牵扯进了整个家庭。近年来很多热播的家庭伦理电视剧,乐此不疲地拿着一些关系矛盾开着献媚的玩笑。这些遗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传统规矩,无论我们多么“新式”依然是摆脱不掉的约束,这便是我理解的围城了。
现如今的我们,哪怕标榜自己是新新人类,也容易被一些旧式的东西束缚住。我们身边仍然存在着名种诱感与向往,树立着一道道未知的门,我们不知道门后是什么,是好是坏,只能等待着好奇驱使我们去开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围城,虽时代背景有所差异但感受是相通的。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欲望、人心、利益,共同筑起那一道道坚实的不透明的围城,我们无法窥探到里面任何东西,一切都是未知。人生有一座又一座围城等着我们,能否破局?如何破局?没有人有确定的答案。
对于《围城》这样一部包罗人间众生相的书,人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类似的坎坷和伤痛,是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努力与其和解,将其悲伤冲淡。
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可能预测一切,唯有自己去亲身经历感受那是什么,老一辈总是用他们的经验教训下一代,要他们不要重蹈复覆辙。可是三言两语对这些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又有多大影响呢?你不去亲自体验永远没有自己的感受,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还是那句话,外面的人一心想进去,里面的人一心想出来,痛过了才懂得何为事与愿违,人生的无奈大概便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