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三月第一个星期天下个不停的小雨让我想起了这句歌词。能想起旋律哼起歌,心情想必也是不差的。
不喜欢下雨天的我,今天不仅能接受那下个不停的小雨,而且内心还带着点小窃喜。窃喜的是自己昨天傍晚在微微细雨下完成的那次跑步是多么的有预见性;窃喜的是跑步微信群中另外几个小伙伴除了要为本周最后一天完成跑步任务绞尽脑汁外还得看上天的脸色;窃喜的是小伙伴们完不成任务,自己就有微信红包可以领。
跑步任务是完成了,可在手机上输入这些文字的时候却也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本周的写字任务。毫无疑问,写字拖延了,犹如暂没完成跑步的小伙伴一样。
拖延是指把重要的和有时效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做的不好习惯。根据一名叫拉法利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大概有25%的人会被拖延持续拖后腿。
这个研究结果或许低估了被拖后腿的人的比例。想想隔壁葱老师本周洗澡难的文章本质上说的不就是个拖延问题吗?看看“勇敢者的游戏”参与者交作业的时间,周日发文者居多不也是说明拖延行为无处不在吗?
再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比如一个要求在四天后提交工作文案的工作任务分配到你的手上。你磨磨蹭蹭等到第三天晚上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写文案。然而打开电脑后,你要么玩玩微信,要么逛逛淘宝,又或者玩困了安慰自己先睡半小时,结局往往就是三更半夜痛苦熬夜或是第二天找个理由缓几天提交文案。
多么熟悉的剧情,请各自脑补痛苦画面吧!
拖延是种病吗?应该说拖延症是种病,拖延症患者必有拖延行为,而有拖延行为者不一定就是拖延症患者。如果说你的拖延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对自身的评价,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或生活,那肯定已然成病,得治。
不管是做事存在小拖延,还是本身就患有拖延症。总得想办法让自己远离拖延,这里介绍一套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三叉戟方法来帮助你消除拖延。
认知: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消极的思考方式,让自己拥有觉察力和敏感性。如何改变?你就是你,你是你自己的观察者,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当你消极懈怠,消极拖延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不马上去做呢?”就像昨天我去完成那次跑步一样,当时心里就在问自己,“为什么不是现在就去?为什么想明天再去跑?万一明天下雨怎么办?”当我提出这些问题后,我就果断换上跑鞋跑起来了,不再给自己拖延的理由。
通过对话,改变自己的认知。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一些小方法帮助自己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
比如当你躺在沙发里不想去洗澡的时候,比较分析下这种情况的后果,拖延着不去洗澡你可能面临父母不停的唠叨,你可能沙发卧睡一晚后长出满脸的小坨,想到这些你会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挑战下那窝在沙发里的舒适感转而去行动呢?
同时,你也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能增强你的忍受力。如果拖延了,好吧,那确实是在拖延,不过,能做哪些事让自己好起来呢?如果做了,你学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接纳与反思调节自己的情绪。
行为:当你拖延时,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压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比如看新闻、打游戏。所以当确定你的方向后,请立即落实行动。
举个例子,当你准备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手机微信提示音响起,又或是习惯性的想去逛逛淘宝,玩手机、逛淘宝可以带来情绪上的放松,还可以让自己像自动驾驶般放空大脑避免写不出文章带来的情绪上的焦虑感。然而你要消除拖延,这个时候就必须采取一些分心疗法或是坚持五分钟不碰手机的小方法避免自己大脑的自动驾驶。当你拥有足够的忍耐力的时候就可以立即去付诸实施本该完成的那件可能被拖延的事了。
文章写的好不好重要吗?重要,但完成它远比写的好更重要。如何完成呢?落实行动,方能完成!
只要你不想被拖延行为拖后腿,且试着从改变消极思考方式开始,通过与自己对话、调节情绪、落实行为就能成为一个执行力强的人。
用王阳明先生的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一切均在乎于心。
本文终结拖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叉戟方法来源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的《终结拖延症》。欲知详情,请参考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