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就像一场大浪淘沙。
它会把那些更好的人淘出来
剩下的人则被冲刷掉
而这一切
都取决于自己。
稻盛和夫曾说过:
“你用哪种态度去接受困难
你的一生就会跟着相应改变。”
面对灾难:
下等人认命
中等人搏命
上等人知命。
最终
他们将走向不同的人生。
下等人认命
在缅甸
有一群人专门以训练大象为生。
很多人去缅甸旅游
见大象被拴在一个很小的木桩上
难免心生畏惧。
但是后来发现
大象完全没有扯动木桩的意思
每次到了绳子的边界
就停下了。
大象的主人说:
在大象很小的时候
就把他们拴在木桩上
那时候他们日夜扯动木桩
却怎么也没法逃脱。
慢慢地
他们就不再扯木桩了
他们认命了
觉得自己一生只能被拴在木桩上。
心理学上
管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
很多人也是这样
考试屡次失败
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从而放弃努力。
恋爱失败,表白被拒
他们就认为自己不配爱
不值得爱
在感情里畏首畏尾。
肺炎疫情期间
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公司“认命”的例子:
疫情之下
很多旅行社、餐馆、健身房、理发店、
水果超市、线下教育培训机构
都受到了很大冲击。
这些企业中
有的试图寻找线上客流
用转型自救。
但是有的企业则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客户都是周边的人
每一个都熟悉到极致
长久以来生意没有太大的波动。
很多公司对这样的生活已经习惯
习惯到不会反抗
接受这样的结果
并认为动起来不一定会更好
现在状况就还行
何必要多次一举。
其实比起实际的混乱和不堪来说
这样的心理才是公司最大的问题。
在这次疫情中
这些“认命”的公司都无一例外被淘汰
淘汰以后
他们的老板不去反思
还要甩锅“疫情”。
古人说: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生命从来不对谁宽容
那些看起来轻松快乐的人
都是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的
没什么天赐的幸运
好命都是自己给的。
你若认命
谁也不能替你坚强。
中等人搏命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
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在第29天
荷花才开了一半。
第30天
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这是荷花定律。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
仅仅长了3cm。
从第5年开始
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
仅用六周
就长到了15米。
在前面的四年
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这是竹子定律。
熬过最漆黑的夜晚
才能迎来明媚的清晨。
可是黑夜漫长
太多人倒在黎明之前。
面对现实的生活
我们人类十分渺小
不拼命让自己变得强大
就会被生活的洪流所吞没
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
才能保护自己,重获新生。
之前
万达集团披露了一张王健林行程表
首富再一次刷爆了朋友圈。
4点起床
然后开始将近一个小时的健身;
5点早餐
早餐后就赶往机场;
最后
晚上7点坐在办公室的他
竟然已经往返了一次北京—海口
飞行了6000公里
停留过两个国家三个城市……
年过六旬,贵为首富尚且这么拼
早上四点的你又在干嘛呢?
所以苏轼才说: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咬紧牙关
拼命去搏
才有熬过去的可能。
不认命,肯搏命
忍受一般人无法忍受的屈辱和磨难
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上等人知命
人不是神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
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行。
曾国藩努力一生
耗尽心力
却依然不能挽救大清王朝的衰亡。
这是人力有限,天命难违
但是曾国藩依然选择尽心竭力
站好最后一班岗。
虽然尽心竭力
却不强求结果。
认命的人消极颓废
拼命的人希冀翻盘
知命的人尽心尽力
却又豁达从容。
很多事情
人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什么
唯一能做的
不过是尽一份心罢了。
知命的人输得起
他们没有执迷
相对于结果
他们更喜欢过程。
知命的人不强求
他们内心没有执念
懂得物来顺应
尊重天地自然。
孔子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
却也可以接受不能改变的
做好能够做到的
也能正视无法做到的。
这样的人
努力奋进
却又通透豁达。
做事依然废寝忘食、乐而忘忧
但是对个人荣辱已经看淡
知道理想实现艰难
做事情不再强求结果
他们勤勉努力
却又豁达洒脱。
疫情之后
我们要做的
就是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
也可以接受不能改变的
做好能够做到的
也能正视无法做到的。
此乃真正的通透豁达!
惟愿往后余生
在我们唯一的人生中
每个人都能拥有上等之人生
尽情享受人生每一寸时光。
书之道一“知古今”相关读物
在古西楼书屋『读书、喝茶、沙龙、发呆』
读创生活之美|古西楼24h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