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台剧名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心中甚有共鸣。其在豆瓣获得了8.3的高分,号称刺痛了万千华人父母的心——想想其实也不为过。从我小时候起,到现在三十多岁我所接触到的各色各样的家长,我的父母以及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有这部剧中女主的影子——希望能“操控”孩子的人生,把孩子当成了“投资品”,认为自己的付出应有所“回报”——凡是听父母话,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让父母有面子,以及养儿防老等。
投资品的两大特性:
1、能产生某种效益或回报
2、能操控——可扩大、缩小、中断、撤资、卖掉,按投资方意愿行事等
小时候,我的父母会经常会这样对我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每当他们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反驳,虽然内心仍然排斥,但感觉此题就是无解,找不到这句话的弱点。
后来等到年龄稍大,读到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想到孔子为什么没有讲“己所欲,施与人”呢?我有个大学室友,晚上他很喜欢煮一些皮蛋肉丝粥什么的吃,然后他总会强烈要求分我吃一些。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吃这个东西,一是嫌他做得不卫生,二是本就不太喜欢吃这种粥,而他自己觉得很美味,我要是不吃就是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
是的,我知道他是好意,但这种好意不能勉强,因为我真的不喜欢。
所以孔子如果讲“己所欲,施与人”,实在是不妥的,因为答案很简单——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但你不喜欢的东西,估计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
我们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全执行,然而,孩子并不等同于奴才式的部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和有一定的自主性,如果做奴才,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格,何况真正优秀的长官有几个欣赏奴才式的部下呢?哪个不喜欢那种有一定主见、能够随机应变的部下呢?
如果你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百依百顺的孩子,你是否会想到Ta未来会变成奴才呢?老师叫他怎样就怎样,长官叫他怎样就怎样,Ta从不思考,从不反驳,你认为这样就好吗?所以其实孩子会反驳父母都是正常现象(当然一味反驳、不听话肯定是有很大问题的),父母应以开放的心态好好和孩子去沟通事情的根由。
孩子是你所生,但非你所有,那他是谁的呢?Ta是老天爷的,因为天生万物,老天爷只是借你的手让他出生而已。当初你生Ta时,并没问过Ta同不同意,Ta只是听从了老天爷的安排——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一定会有所觉悟。
是的,孩子确实是你身上的一块肉,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当他渐渐长大,他会越发意识到自己“人”的身份,你对待别人(即使是你的兄弟姐妹)的态度都差不多,为何单单就对Ta不同呢?
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慢慢去尊重其人格、面子、心理感受,不当外人面讥讽、嘲笑,关起来门,就你们两个人的时候,你可以随便批评孩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等他(她)年龄稍长,让他(她)自己做一些主,自己担一些责,培养独立自主、多靠自己的习惯。
另外电视剧中还有个情节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女主说她作为一个留美硕士,本可以当教授的,而她因为要生孩子、照顾家庭放弃了,她的这些牺牲,作为孩子应该深切体谅,对得起她的付出。
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我青年时期的事——
关于“孝顺”,很多父母都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对比,我母亲也不例外,会说某某家孩子每次回家给父母带什么什么,节日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什么的。这种对比常常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但我又不好发作,为什么呢?因为老早母亲跟奶奶或者其他一些亲戚朋友会有意无意给我戴了帽子——说我听话孝顺。我当然不想破坏在奶奶以及一些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自然不好说什么了。
其实我内心有想过好多次,就是每次我母亲要求我那些的时候,我都会心里念叨道:“妈妈呀,你真的是一点都不懂我呀!未来你老了,我不敢说我一定会对你好,尽孝道,因为我不知道到时我做的那些你是否认可,是否还是觉得不够,但目前来讲,我真的是这样觉得——你不对我要求尽孝道,要我这样做那样做,我反而觉得我将来一定会对你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是没有把你的付出和辛苦看在眼里,你不说自己的付出,我越是记在心里,希望哪天能好好回报你。反而你现在都说出来了,都要求出来了,我顿时感觉泄了气,就感觉我照你说的做,并不是出于我的本心,是你要求我的,这样我所做的一切,我就感觉不是出于我真实的内心想法了,我没有那种主动付出的成就感,所以我会很泄气,我是机械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那就不属于‘孝’了吧,是变味的‘孝’。”
以上这种心理,我真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能懂,直到后来我读到《道德经》,就更加明白“大爱无言”的伟大——越不要求子女回报(Ta会越想要回报),越彰显出爱的伟大,越能体现出亲情的可贵之处。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利益的地方,你越跟孩子讲这种“付出&回报”,Ta将来也就只好跟你讲利益,不讲情。
所以不要再把孩子当做“投资品”来看待了,而更应该这样去想——你们都是父天母地,只不过你比Ta早出生,所以你不得不把Ta当做弟弟妹妹一样看待。因为父母不能很好地照顾他Ta,只好你去照顾Ta,让Ta健康茁壮地成长,但当Ta长大后,终有一天会与你分家,你张罗完他的婚事,你对Ta的任务也就全部完成了,你不会期待Ta会给你回报什么的,因为你也是哥哥姐姐这样照顾你过来的。“天地”这对父母,他们只对大家一个要求——你们兄弟姐妹互相照顾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