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先见之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所指的先见之明,并非诸葛先生的掐指一算,更多的是在发生某件事的时候,能够相对客观全面的分析事情的走向,在事态发展初期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给出周全的应对措施,避免后期的“措不及防”。
先说发生在我工作中的反面事件。我的朋友A是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因单位小也同时兼任了党办主任,但A不是党员,因此办公室的副主任专职负责党务工作,在人事和党员相关规定中,A的政党身份与职务并不矛盾,属于可以灵活处理的类型。从今年3月起,该单位就有匿名人士向上投诉A非党员身份但兼任党办主任的问题,在获得解答后没有息访,而是越演越烈,大有必须要告到自己满意为止的架势。及至近期,投诉次数达5次,并且言辞愈加激烈,已经上升到“领导任人唯亲,不作为”这样的“大盖帽”层面。截止到这个地方,我认为,属投诉者本人问题,任何单位的决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这样不依不饶上纲上线的信访,让人疲惫,但只要人员任用流程不存在问题,不违反规定,就算被信访再多次,我们也一样可以理直气壮。
败笔就在于,最近这次言辞激烈的信访事件之后,单位领导层面可能觉得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班子内部会议研究决定近期要调整A的岗位,从办公室到其他科室任负责人。对于这样的决定,我表示不能理解。原因有二,这个单位本身就有信访单位内部问题,并且通过不断地信访来达到自有目的的不良风气,前几任领导均有不堪烦扰调整岗位的经历,在信访的初期,并没有预判出事情可能发展酝酿的方向,重视度不够,简单进行了处理,而随着信访言辞变化改变事情的处理方式,对于这样的歪风邪气不仅没有任何遏制,反而更加助长,对单位本身的工作氛围不利;二是在可能遇到的麻烦面前,我们选择了逃避,并且明明知道自己无错的前提下,这是无用且懦弱的逃避,对于A和单位其他想做好工作的工作热情是有很大打击的。
再说正面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的网络热点事件——“林生斌痴情人设”的反转。杭州保姆纵火案后,林先生用痴情不悔的人设收割了1亿元赔偿,大量粉丝,带货捞金到手软,而近期爆出的他已经再婚并育有两女的事实,让他的人设走向崩塌,网友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怀疑他与保姆有染到他高额保险亡妻并蓄意谋杀再到镇魂井镇压妻女亡魂,事件的舆论如脱缰野马般向着大家最初都没有预料到的方向高速狂奔。
在网友如此一边倒的骤变态度中,司法部门却是应对从容的,特别是对于保姆的杀人案情,在保姆莫焕晶的刑事裁决书,进行了清楚地阐述,一共有63项证据可以证明。司法部门在当年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没有迫于压力而简化任何程序,而是坚守原则将案件细节做到极致,这让我们无论在任何世事变化面前,都可以笑看云卷云舒。
结论
最后的最后,感觉又能够从单纯的“先见之明”中看到更深的东西,在处理任何事件的时候,坚守原则和底线,不为外物所扰,不没有原则的趋利避害,就可以帮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做正确的事,让一切牛鬼蛇神见鬼去吧~
热点事件中均产生了类似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