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和高效能成功人士的差距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我大二的时候就曾经在学校的图书馆见过,不过由于书 名,认为这是一本“成功学”洗脑式的书籍。于是就这么遗憾地错过了,直到本周,当我踏入职场工作11年后,我才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本书,不禁为自己当年的草率和年轻导致错过此书而大感后悔。
如果当年我能够详读此书,并且严格进行践行,可能会取得比今天好的生活、工作;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么?下面,请让我为你解读此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他是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柯维领导中心创始人,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本书自出版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七十个国家以二十八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并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书中所讲的主要内容即为本书的书名,但在介绍这七个习惯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什么叫做习惯?
习惯,是一种思维框架(思维方式),是由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能(如何做)和欲望(想要做)组成的,优秀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7个习惯,其中积极主动 以终为始 要事第一 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而双赢思维 知彼解及 综合综效 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不断更新则贯穿这两个领域中。
书中作者强调只有先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才能实现公众成功;这和我们一直经常说的做事先做人也是同样的意思。
习惯一:积极主动
1.我们在任何情况都有选择的空间,你所做出的反应是根据你个人认知所做出的调节,主动积极的人不会把自己的选择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
2.积极承认错误,改正并且从中吸取教训,连承担责任的勇气都没有,又拿什么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3.多去关注自己的影响圈,做自己。不要怀疑自己说的做的,有时不是你自己有问题,只是你自己的实力不够。
4.首先改变个人行为 ,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指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楚方向。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才是正确的,终点也才是正确的,如果方向错了,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使你到达正确的地方。所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灵魂拷问:你人生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
我的人生愿景:
家庭:让家人健康(健身、吃好喝好)、快乐(陪伴)、富足(教育、医疗、基本、住房、娱乐)。
朋友:拥有自己的朋友圈,有3-5个死党,信任、扶持、保持沟通、支持。
财务:40岁实现财务自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我爱的人也是。
职场:成为企业高管、为社会和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要知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航线才不会偏离。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乍看起来很好理解,即重要的事先做。但什么样的事情才算重要?
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
按照时间四象限原则,从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来将事情进行划分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第一类事务上,他们整天喊我很忙、没时间,其实都是在做一些救火的事,从来没有想过火是救不完的,真正应该做的其实是防火。
因此,要事第一是指你要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中,不论是否紧迫,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你要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第二类事务来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这第二类事务主要包括建立人际关系、学习、读书、健身等自我成长和能够帮助提升解决事务能力的事情。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闲聊、刷剧、玩游戏(职业电竞玩家除外)属于第四类事务,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做这种事情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找借口说自己工作很累,这是在放松。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你生物本能在作怪,真正想放松还不如出去跑个步、打场球,效果比这有用得多。
习惯四:双赢思维
“在长期关系中,如果我们不寻找互利,就会双输。这正是双赢的关系成为唯一现实选择的原因。”——斯蒂芬·科维
首先,双赢之前我们要知道除了输赢外,我们还有双赢的结果!
双赢思维有两个非常关键点,勇气+体谅。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以尊重的态度充分为对方考虑,同时勇敢的表达出自己想法和意愿,才能满足双赢。
当你具备双赢思维并且严格执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异常的轻松简单。
习惯五:知彼解己
“除了生理需求,人类最大的需求就是心理上的生存——得到理解,得到肯定,得到认可,得到赞赏。”——斯蒂芬·科维
在双赢思维基础上,如何与人沟通表达,将会是走向公众成功的第二步。知彼解己最关键的一点:同理心。
学会移情聆听和表达,做到以下几点:
不探究、不评价、不建议、不诠释(不分析)
联系同理心倾听需要:动机(以始为终,倾听是为了理解)+技巧,同时,保持中立态度。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简单来说就是1+1>2,其基本态度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你想一下,如果两个人意见相同,那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你所说的我都已经知道了,那你还不如不说。所以,和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自然界到处都有统合综效的例子,比如你把两块木板叠在一起,其所能承受的重量将大于各自能够承受的重量之和;雁群排成人字飞行则能使每只大雁飞得更快更轻松。
习惯7:不断更新
习惯七是基于习惯一到六之后的最后一环:每日不断更新你自己。你所拥有的所有的习惯都是基于你这个人本身,每日从四方面来不断更新:1.生理;2.情感;3.心智;4.心灵。
简单来说不外乎运动、阅读、写作、学习、思考、人际交往等这几个方面。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结语
实践7个习惯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进步。如果我们认为其中任何一个就已经足够,那是我们在欺骗自己。为了保持不断进步,我们必须不断重复学习、承诺、实践这一循环过程。”——斯蒂芬·科维
所以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去执行,而不是停留在想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