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以来,心沉静了许多。
所有苦痛的记忆的都随着高三的远去而远去。剩下的碎屑也被埋藏在偶尔听的几首歌里。
很奇怪,大学之前不爱听陈奕迅。大学之后耳边播放的几乎全都是他的声音。我没有经历过很多,生活的苦痛一刻也未曾离我远去。我跟每个人一样,担心考试担心证书担心人际担心犯错担心未来。只不过在无法越过的生命闲隙里,听听他的歌确实能安抚心中的几欲挣扎而出的躁动不安。
许久不写情书。
接受了命运阴差阳错的安排,即使反抗也再无当年的满腔热血。
《富士山下》《阴天快乐》之前好多好多的过不去,我终于为以前的自己一一抚平。
执拗,依旧执拗,还是执拗。
坐车颠簸的途中,还是爱听许嵩的歌,干干净净的,像大哥哥。而陈奕迅像是情人,弥补了哥哥给不了的共鸣。
其实时间多了起来,沉默也变得多了起来,在被生活折磨到哭的夜里,还是会写字,满满屏幕的宋体小字,结尾处跳跃着小小光标,有反省,有绝望,有抚慰,还有措辞不通的随笔,积累下来竟塞满便签的列表。
读七堇年的《灯下尘》里面一句话说,“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才能沉默地生活”。倾诉的另外一种渴望,是让自己更懂得自己。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