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 改变理念——简约而不简单
《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文中提到:“教师要改变长久以来惯用的教学方式,转变课堂模式,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教室里的学生,而是自己,是自己放不下的‘执念’”。我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教师的“理念”。教师往往是以自我的意识为中心,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会如何学习是最重要的目标,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任何知识概念的学习难度就会变低”。王博士这一句简单的总结,但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很难落实下去,为什么?究其原因,有三条。
其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水平。很多教师认为,几十年都这样教下来了,存在即是合理,再说这种改变会不会立竿见影,万一成绩更糟糕怎么办?与其冒天下之大不韪还不如顺其自然,所以改变者少,填鸭者多。同时如果成绩不好,还可以解释为——我也跟大家一样教的,为什么成绩不理想?原因还是学生差,所以教不好的责任不在自己。
其二,学习者的学习观念也应改变。王博士在本文中提到“学生期盼的是老师可不可以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只要给机会,他们会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成长”。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学生想不想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不是看教师有没有给“机会”,而是他们想不想改变学习的现状。如果学习者不想改变现状,哪怕教师天天给机会,他们也只会说“NO”。这就好比初学游泳的人,他如果担心下水会淹死,那么教练多给他“下水”的机会,他也只能抱着“游泳圈”扑腾。这时候教练要做的不是给他机会,而是要给予信心,让他有信心不会沉入水底,有信心不会淹死,他才会松开“游泳圈”。所以教书者易,教心者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固有的学习观念、认知模式是比较困难的,只有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技术的优势也才会有用武之地。
其三,教学要“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要“简约”,什么是“简约”?“简约”就是该讲的讲,不该说的不说,但老师们常常分不清哪些是“该说”哪些是“不该说”,因为他们是以“自我”的标准来衡量,高兴了就“说”,不高兴了也“说”。要做到“不简单”不能以教师的“自我”为中心,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授课,抛弃“自我”,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过程都基本相同,化繁为简,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