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是东晋医药学家、道教先贤葛洪所著。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抱朴,是道教术语,见于《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属道家;“外篇”50篇,属儒家。八仙宫仅整理内篇与大家分享学习。
元代画家王蒙所绘《葛稚川移居图》中的葛洪形象
《抱朴子》内篇
金丹
余今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後之同志好之者。其勤求之,求之不可守浅近之方,而谓之足以度世也。遂不遇之者,直当息意於无穷之冀耳。
想见其说,必自知出潢污而浮沧海,背萤烛而向日月,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
如其喽喽,无所先入,欲以弊药必规昇腾者,何异策蹇驴而追迅风,棹蓝舟而济大川乎? 又诸小饵丹方甚多,然作之有浅深,故力势不同,虽有优劣,转不相及,犹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酝之醇耳。
然小丹之下者,犹自远胜草木之上者也。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神仙独见此理矣,其去俗人,亦何缅邈之无限乎!
世人少所识,多所怪,或不知水银出於丹砂,告之终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从何得成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烧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独得尔?
此近易之事,犹不可喻,其闻仙道,大而笑之,不亦宜乎?上古真人愍念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耳,可谓至言矣。然而俗人终不肯信,谓为虚文。
若是虚文者,安得九转九变,日数所成,皆如方耶?真人所以知此者,诚不可以庸近思求也。
【解释】
我现在大略地把烧炼金丹的大致内容抄录下来,把它留给后来那些志同道合、爱好仙道的人。他们应该勤奋地烧炼金丹,烧炼金丹时不能拘泥于一些浅薄的方术,而认为有了这些浅薄方术就可以脱离人世升天成仙了。最终没有能够看到这些炼丹大法的人,也就只能放弃长生成仙的希望了。
料想他们看到了这些炼丹大法之后,一定会感到自己是走出了低洼的积水坑而航行在苍茫的大海之上,放弃了萤火般微弱的烛光而走向了明亮的太阳和月亮,就好像听到雷霆之后深感布面鼓声的鄙陋一样,如同看见大鲸而后感到小甲虫的微不足道一般。
至于那些纷乱琐碎的俗人,没有事先学到炼丹大法,就想服用一些有害的药物而计划升天成仙,这与鞭打着跛驴去追赶迅疾的飘风、划着破船去横渡大河有什么区别呢?另外,各种小小的服食丹方很多,然而制作的水平有浅有深,因此其功效也就各不相同,虽然各有优劣,但无论如何制作都比不上金丹大法。这就好像一次酿制的酒浆,无法与反复酿造的醇酒相比一样。
然而即使是小小丹药中的下等者,也依然远远胜过草木药物中的上等者。所有的草木燃烧后都化作灰烬,而丹砂烧制后却变成水银,不断变化后又再次变成了丹砂,金丹的效能远远地超过了那些平凡的草木药物的效能,所以能够使人长生不老。只有神仙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与世俗人之间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啊!
世俗人见识少,于是感到奇怪的事情就多,有的不知道水银是出自丹砂,告诉他们也始终不肯相信,说丹砂本来是红色的物质,怎么会变成这种白色的液体呢?还说丹砂是一种矿石,而各种石头烧炼后都会变成灰烬,那么丹砂为什么单单能够成为这个样子呢?
这本来是浅近易懂的事,他们尚且不能明白,那么当他们听到神仙学说后,认为这是夸大之辞而予以讥笑,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吗?上古得道的真人怜悯顾念后世那些可以教诲的人,为他们想方设法,详尽周全地想使他们脱离死亡的灾祸,他们的话可以算是至理名言了。然而俗人依然始终不肯相信,认为都是一些空话。
如果是空话,这些金丹怎么可能多次变化,每天都能够几次转化成功,而且都与炼丹大法所说的一致呢?得道者之所以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原因,确实不能凭着俗人那平庸浅近的思想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