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以诚相待固然是好,但是也不能毫无戒备心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复杂而多变,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谁心里是怎么想的,因此,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要为自己留有余地,以免让人抓住把柄。
善良是一种品德,善良的人,在社会上容易吃亏,他们不愿意拒绝,不愿与人争执,不忍看别人受苦,不忍心伤害别人,自己默默承受,这样会慢慢的失去自我,以至于最后迷失自我。做人不能期待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光明,再光明的地方也会存在阴影。有时候真心的付出不但得不到任何回报,而且还有可能会被小人践踏和利用。虽然这些话听起来似乎过于现实,但却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和上演的,唯有经历过才懂得,善良不适于用在所有人身上,有人对于你的不拒绝,默默承受,不仅不会感恩,反而觉得理所当然,所以人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求别人说你好,但求事事问心无愧便好。
拿我自己来说,过去的十四年,我的重心是在工作上,几乎所有的思想都是如何完成指标,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从未考虑过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对家庭的关注也非常少,至于我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从未思考过。直至最近一年,我才认知到我的善良,这个认知来自我7月份去上海学习,参加一个财富沙盘游戏。游戏中的自己,从20岁跨越到60岁,人生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真实而感动,我才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善良的那一面,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最近我一直在矛盾中,本心是善良,但我会刻意去改变,因为最近一年经历的事,让我颠覆了自己的认知,善良真的不适用于所有人,你的善良,也许正是他人得寸进尺的正当理由,他们会认为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无感恩之心。在这一年里,我时常宽慰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的那份善良,别人可以不领情,不知恩,我们只管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啦,我们做事的初衷也不是让别人领情,知恩,又何必要活在别人的口碑中呢。与其郁郁寡欢消极度日,不如怡然自得自得其乐。这点我得向一位比较熟悉的长辈学习,虽遇相同经历,却是不同心态,看到这位长辈的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我由衷的敬佩,这正是我想要的样子。努力活成我想要的样子,便先从写作开始,坚持下去,先完成再完美。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意思是你把话说到十分,说多了,肯定就容易出错,什么叫把话说多了呢,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别轻易劝人,你总给人出主意,早晚你要出问题。第二种,别人的秘密,你能不听就不听,自己的秘密,也千万不要跟别人说。第三种,无论交情深浅,你的话都不能说的太深,说的太深,早晚有一天这话就像双刃剑一样,反过来把你割伤。这三种类型,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会与人相处的原则。
虽然社会是如此的现实,而我还是相信,就算自己的付出暂时得不到回报,但真诚和善良总会感动他人,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