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哪一本书是让我看完心情激荡而且念念不忘的,那肯定是《富兰克林自传》,而这本书里最让我惊叹和牢记的是,是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方法。
首先很惊叹的是,他居然这么小的年纪就有那么强的求知欲和奋斗精神。出身在一个多子家庭,作为一个不受重视的中间子,富兰克林很小就被送到大哥的印刷厂当学徒工,每日劳作,只能换来一日温饱。然而他却并不以为苦,还和哥哥商量,不去开伙的夫人那吃饭,而是付给他伙食费的一半,他自己解决食物的问题,哥哥自然欣然答应。富兰克林又将这二分之一伙食费中的一半拿来买书,每天只吃很少量的面包。即使这样艰苦,富兰克林依然觉得很划算,因为他可以买书,还可以省下来往返吃饭的时间看书了。
在这样的热切求知欲下,富兰克林逐渐摸索起来自己的一套写作训练方法。
首先是扩充词汇量,从印刷厂印刷的废弃资料,省下饭钱买到的书里,一点一点汲取只是的养分。其次是模仿名家,比如念一遍诗,把诗翻译成散文,再根据这个散文还原成诗,比较这个诗和原文的差别,从而一点一点发现不足和进步的地方。最后就是自己尝试写作了,那时他最多十五六岁,正好他哥哥有自己在出版报纸,他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化名,假装成年人给他哥哥投稿。他哥哥很欣赏这个“陌生人”的文字,还召集一群朋友来讨论,这些朋友们也很喜欢,猜测的作者名字都是当时一些比较有名声的人。
就这样,长年累月的学习和训练,让富兰克林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表达者,为他后续去其他的城市单独打拼,创建印刷厂,发行报纸,撰写畅销的小册子打下了基础。
而富兰克林这种节俭、克制、专注的学习精神,也一直陪伴着他,让他从一名熟练的印刷工人变成印刷厂主,变成社会公益活动家,甚至在战争年代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