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好书就源源不断涌来,前脚有《人类简史》的后续《未来简史》,后脚就有今天想说的这本《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先来说这本书的总体印象。
《哲》,豆瓣评分8.6分,对于一个非小说题材的作品来说,分数相当高。而在我阅读过后,也的确觉得评分非常贴切。书的主题是哲学以及哲学相关的历史,内容浅显易懂。
谈起与哲学相关的科普读物,比较名气的就是《苏菲的世界》,主题也同样是哲学,但视角是从14岁的少女出发,书中所提的问题也相对“简单”与“幼稚”。作者的本意,是为了写一本书,让初中生也能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初中的时候,我也买过,只记得上百的页数,还有开篇莫名其妙的问题。没看几页,就被丢弃在一旁,直到现在还在旧书架上躺着。
这是哲学书带给我的一贯印象,枯燥和乏味,以及略带神经质的狂想。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源,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答案。考试前夕的夜晚,我开了一盏黄色的落地灯,手捧着电子阅读器,身体蜷缩在沙发里,静静的看着这本书到深夜。直到钻进被窝,脑中还不断萦绕着,书里所提及的哲学问题。
虽然本书描述的是哲学历史,但写作方式却十分现代化。上网查了一下作者,才知道,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同时也是一位哲学以及历史爱好者。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非哲学专业,只是哲学爱好者写的书,能靠谱么?等一下我会得出我的结论。
作者,将古代枯燥乏味的哲学史,通过比喻的手法描述的精彩纷呈,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和活力的气息。文笔吸引人是一个因素,而另一个因素,在书中也有提到:哲学要紧贴人们的生活。他想要传递的观念,是通过研究哲学,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和《苏》的主旨大不相同。前者通过讨论哲学,来解决我们的人生困惑,而后者,则是单纯的讨论哲学内容。
书的信息量大,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要多看几遍才能记住。就说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要点吧。
第一,哲学的进步是一层盖一层的。就好像海浪,旧的被拍下去,新的从上面扑过来。从最初级别的概念,纵向延伸。这就好像楼上楼下,山上和山下的关系。从最初静止的真理,到现在发展的真理。观念是如何进步的,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第二,哲学的困境。哲学百年大讨论,对最简单的问题,竟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印象极深的,是书中通过量子力学,来阐述因果律的例子。
我们都会默认因果律,比如说苹果会掉下来是因为万有引力。你能够找到原因,来解释某个事情的结果。但在微观粒子领域,因果律似乎难以成立。或是说,结果是先于原因。以随机数举例,电脑其实是无法产生真正的“随机数”,更多的只是将一些旧有的数字,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得到了人们能看得见的“伪随机”。而在微观粒子的领域,因果律就不成立,人们无法测量到微观粒子的具体位置。不存在确定「位置」的「原因」。这也是所谓的“海德堡测不准原理”。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爱好思考的人,还有喜欢思考之思考的人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