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里面说,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份精气神,然后,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真正的断舍离对于我来说,只是舍弃不需要的用不上的物品,我觉得是很容易的,舍弃一些不相干的所谓的朋友也不是难事。但是在亲情之间,有些不享受的事情,想要绝然的断舍离,还是有拉扯的能量。
自从走进了写作营,我就开始清理了很多的微信朋友,清理一些没有什么能量的群聊,与及一些广告群。也删除了最容易偷走时间的抖音短视频,我自己也很少再做短视频。跳广场舞的姐妹们,也渐渐的不再联系。
习惯了独自散步,独自赏花,独自静心的阅读,书写。很享受跟自己在一起,很享受跟自己的文字在一起。
去年暑假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不想回来了。我想让自己回归大自然,回到山水之间。我想要深深的拥抱那片,让我一度魂牵梦绕的土地。我给自己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做了很多的假设,都觉得可是可以的。生而为人,我已经扮演了女儿, 妻子,母亲和奶奶的角色,孙子都八岁了。我觉得,该我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已经完成,我应该为我自己活一回了。
正当我租好了房子,收拾出来有点像个家的时候,又发生了没有预想到的事情。这使我无法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接着是儿子女儿,一个微信,一个电话的问,妈妈,你怎么还不回家呢?你在外面玩了两个月就可以了嘛,小家伙们马上要开学了……看着这一个个的微信信息和电话,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拽着我呢!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无尽的纠结,斩不断理还乱。此刻我看到自己,仍然脱离不了世事的纷繁,斩不断亲情的缠绕。
一瞬间,想到了老师们常说的,修行不在深山里,也不必隐于世外。生活中处处皆是修行,点滴皆是修行。修行就在人世间的平常生活之中。
当我决定回家的那一刻,弟弟他们也如实负重的说:应该呢,子女还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帮帮他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是这样。他们觉得,我应该跟自己的子女和先生在一起。是的,我在租房子的时候,弟弟他们就有诸多不满和担心,他说,家里这么多房子,还要去租房子,你钱多的没用处。他们可以提供给我生活必需品,但不能白天黑夜都看着我,他们怕我一个人居住,出了什么意外,他们担当不起。
回到家里,儿子,女儿都放下动荡不安的心,先生也放下了愤怒和怨恨。女儿更是如释负重,她正担心着小宝宝没有交托的地方,我回来了她也就放下了这份纠结,并且给我安排好了时间。把两个大的小家伙送到学校里去,9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给她带着小宝宝,她打算辞去重要职务,做个平民百姓。她要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他们五点钟下班后,我就自由了。
他们既省心又省钱。女儿说,这么可爱小宝宝,你都忍心不要吗。
我有一百个理由,不给他们带,却怎么也狠不下心,说不出口。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到哪边都痛。
原来,我是所有亲人们的定心丸,我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
斩断执念,舍弃妄想,离开挡道的位置,回到和平喜悦中来。允许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跟随在发生的背后,一路前行。
断舍离不仅是让居家环境舒适,自在,清静自然,心灵环境更是要清静,清醒,自在悠然。
脱离心中的执念,在人生路上轻盈前行,柴米油盐酱醋的日子,也可以越过越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