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故意捣乱是多动症吗?
孩子多动不一定是多动症,家长请不要多虑,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很顽皮好动的,许多时候,他甚至连5分钟的时间都坐不住。精力总是过于旺盛,似乎水远都不知道疲倦。孩子的种种表现不免令父母担优:这孩子是不是患有多动症?
多动症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时长较短,情绪易冲动,多起伏。由此可见,多动和多动症是有明显区别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的多动行为,最好不要妄加评论,更不要胡乱给孩子吃一些镇静的药物。多动和多动症是有明显的风别的,多动症必须经过医生的诊断才能确认。
简易的区分多动和多动症的行为方法是观察孩子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的行为是否依然多动。
如果孩子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电视,能专注的安安静静看30分钟以上,那么就不能说是有多动症。
如果孩子在30分钟内观看自己喜欢的栏目,依然缺乏耐心,像个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并且是“三分钟热度”那么就建议去儿科检查了。
那么面对孩子好动故意捣乱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很简单!
方法一:以动制动,让好动的孩子充分运动
对于那些好动、闲不住的孩子,每天要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尽兴活动,比如.到室外运动、玩耍.最好活动到筋疲力尽,让孩子过剩的精力充分宣泄,达到“以动制动”的目的。
改变孩子多动的行为现袱,妈妈既要满足孩子好动的需要,又要有所限制.既要尊重孩子自由的权利,又要积极引导。让孩子在尽兴活动之后,尽量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必要时可以软硬兼施来稳定孩子。总之,每天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安静下来才行。
方法二:闹中有静.通过游戏促进孩子克服好动的习惯
游戏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尤其对于好动的孩子,他会特别喜欢玩游戏。有些游戏都可以使孩子在活动量充足的前提下,不至于因“发疯”而失控。令孩子闹中有静,捉进他克服好动的习惯。
许多类似的游戏都可以促进孩子克服自己好动、不能控制白己的习惯。具备同样效果的游戏有很多,比如捉迷藏等。这些游戏都很好玩,玩起来时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可以锻炼孩子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
方法三:以静制动,通过一些训练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训练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由于在训练中,孩子必须听从命令.所以一旦养成习惯,孩子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提高训练的难度.延长训练的时间。
在给孩子做训练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如果可以的话,妈妈也要用一些幽默的话语对孩子进行训练.这样孩子会觉得十分有趣。不会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