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谜,确切的说它是永远的谜,还有一股魔力,让人无法抗拒诱惑,所以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想知道其中的机巧玄妙。
在沧桑辛劳中,有人宣称人生不过是苦、祸、烦、空、死:在潜心体悟生命的冲动中,也有人断言人生是搏、乐、福、爱、长生。
无限的时光和常新的生活,无情地把每个人推到人生舞台的最前方,执拗地要求我们亲自解答斯芬克斯式的人生之谜。本来不可揭破,却不得不作出解释,我们被情和理本性驱使踏入两难境地:人们一边沉浸于事事物物和人人我我之中,酸甜苦辣、悲喜哀乐纷纷袭来,一切都因情生发、缘情勃动;而另一面,理智促使人不断的发问,反复掂量,仔细权衡,试图清理出闪闪生辉的恒长人生轨迹。
不知不觉中,人们编织出了两个世界:情的世界和理的世界。温馨的亲情、可贵的友情、缠绵的爱情、扑朔迷离的人际交情、蓬勃的生命之情,它们构成人生的色彩、光热、趣味和动力,但同时,学习、工作、交往、生活处处又都有冷峻的行为法则和制度规范约束人们,他们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和控制器。
情感体验的力量和理性认知的力量交织在一起,牵引着我们前行,有时任意挥洒,酣畅淋漓,有时畏首畏尾,如履薄冰,艰难而又饶有兴趣的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得与失、人与我之间抉择。
好不容易从忙碌中暂时挣脱出来,冲上一杯香茗,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不料忽地冒出个怪念头:“这样累值不值?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大脑这台计算机飞速运转搜索。怎么会想到如此抽象、玄奥、不切实际的问题?动物为了生存繁衍、进食,人类为生计奔波,受琐事干扰,整日身不由己,日益膨胀的头脑居然还能容得下对意义的思考?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也许人的本性注定人不仅仅满足吃喝穿睡的需求,还想去追问,想发现点儿有价值的东西。人的社会文化生命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人的眼睛观察着他人的言行和举动,从中体会到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对的,受欢迎的;什么是错的,被人讨厌。人的心灵锐利敏感起来,人的情感深沉宽阔起来。社会和文化的熏陶,各种无形的信息和数据渗透进人血液和细胞里,牵动着每根神经,左右思想、行为和情感。
有人说人的天职就是保持人永远快乐,人生在世,要尽一切可能满足欲望。杨朱追逐“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人寿有限,享乐机会不多,活着是尧舜、死后只是一堆白骨,万事皆空。古希腊的希勒尼派就直接说:“吃吧、喝吧,快活吧!因为你总是要死的”。有人看到世界到处是机会,加入其中不仅平安无事,而且可以依靠奋斗得到丰厚报酬,发家致富,身居高位,声名显赫,人就是赌徒,只管到上帝安排的大赌场中去赌一把,刺激和冒险能激起人所有的能量。
享乐的人生、痛苦的人生、赌博的人生、体现权力的人生,多种对人生的看法都曾经风行一时,又都昙花一现。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把“欲望”当成人生最基本的内容,认为人受“欲”的驱使追求“欲”的满足与实现,“欲望”决定世界的一切、也决定人的一切体验:痛苦、快乐、悲伤或幸福。人是社会的动物,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赋予人种种特性,在社会活动中,如白纸一般的人的自然之欲注入社会内容,人称为丰满、健全、立体的人。
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人生该如何在社会中展开?人们感受、觉察、向往的又有什么意义?该如何在情与理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