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年回家,感受最深的是徽文化的精彩绽放。
大年初四来到瞻淇村(村名“瞻淇”来源于《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观赏舞鱼灯,初见瞻淇、平平无奇,同普通村落并无二样,道路却格外拥堵,当好不容易找着车位,心中已有悔意之时,得当地人指路,从一个黑森森巷子穿过,才得见庐山真面目。宽不过两米的狭窄小巷子早已挤满了人群,大人头上骑着小娃,小娃手里举着鱼灯,比肩继踵、非常热闹。两旁明清建筑古色古香,见证了历史的更迭,一人高的墙头相隔一米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在夜色中格外光彩夺目。
游赏了片刻,找个人稍少的高地,拍几张照片打磨等候的时光,静候主角的到来,随着锣鼓声的临近,舞鱼灯的队伍在灯笼的照射下在远处若影若现,人群也开始躁动起来,叫好声、鼓掌声、锣鼓声,混杂在一起像是想象中徽州人的年味。随着声音越来越近,舞鱼灯的队伍缓慢穿越过人群,几个舞鱼灯的老师傅跟随锣鼓的节奏,在本不宽敞的巷子里跳起轻盈的舞步,让硕大的鱼灯仿佛有了生命,在人群中起舞、穿梭、摇曳、转身,调皮地和游客互动,人们纷纷伸出手去摸摸鱼灯,沾沾福气,为来年祈福。至此这场盛会也达到了高潮。
徽文化的历史悠长,从汤显祖“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的惆怅到“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的精彩,徽文化在不断提炼、不断演绎中华丽转身,找到了属于自己、恰如其分的展现形式,是让每个人在文化的浸润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徽州。任何一个地方文化的提炼输出和独特演绎就是源源不绝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