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个故事:一位击剑运动员的爱情选择之旅。
当一位奥运击剑运动员的男朋友身患绝症时,她的选择是放弃她的梦想还是陪伴在她男朋友身边度过最后的日子。
最初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想到这是关于爱情和梦想的事情,可能是关于伦理相关的问题。但是当这个故事慢慢深挖下去的时候,或者说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被进一步展开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自我探索的故事,是对什么是自我个体的探究。
1.这里有几个点还是值得来先谈一谈的,先是一个浅显的问题:如何来理解爱情和梦想的选择?这并不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去经历的话题,首先得要有爱情和梦想才行。但是在这个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是已经消散了,或者说那种彼此委身的爱情观已经被一种新的存在主义一般的爱情模式替代了。谈到梦想我也觉得,现在的我们,相比梦想我们更加喜欢去谈论我“想要什么”或者是说野心。这个时代已经逐渐弃绝掉了宏大叙事般的投入了,而是更加注目于当下的脚步是否迈得有意义。
所以当这个时代再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选择迷惑。选择的方向则是在于变成:“爱情”阻挡了“梦想”时便抛弃了“爱情”;当“梦想”阻挡了“爱情”时,便抛弃“爱情”。因为爱情与梦想都失去了其宏大叙事的背景和力度,便不再变得那么难以抛弃。但是这也显示其中的悲哀,正是因为宏大叙事性的意义便塑造了爱情与梦想的价值。但是当其被抛弃时,也就失去其意义。我愿称之为这个时代的“存在主义的爱情和梦想”,是幻灭和虚幻的。
2.现在我们再来谈论一下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作者在人物内心层层破开时,所呈现出来的。
如何去看待爱与自我?
当我们认为两者有矛盾时,是有一个潜在的认识,也就是:爱是关于两者的,而自我的实现是个人性的。当个人性的事情扯入两者之间时,便有爆发矛盾的可能性。也就是最初我们在最开始在信件中初步看见的事件:自我的实现会影响完美爱的发展(当然我不是认为去完成击剑梦想是弃绝爱的表现,这个要更深去探讨,但是客观来说,失去最后陪伴的时光是残忍痛苦和遗憾的)。
但是当在爱中看到自我的实现,并在自我的实现中也离不开爱时,会发现另一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会让人难以适应,因为挑战人性中那自私的部分。但是也是一种良善的呈现。
爱人与爱事物是不一样的。爱事物是因为其本性的呈现而爱它,不会违背它自身的意愿,满足的永远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如有人爱玩游戏,某种程度上便是转换成了爱高配置的电脑。当他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各种各样的游戏时,电脑完成了它的使命,也不会违背它自身的意愿。这是单方面的爱的表达,是死的,是不美的,是没有太多关于永恒当中的意义。。
但是当爱人时,或许因为外貌而喜欢,慢慢到达爱的层面。那个时候,所爱的不是那个什么性格或是其他可以谈论出来的东西,而是她这个人,或许你说爱她的勇敢和坚强,但是勇敢和坚强的人还是会有的,但是你不会说再次出现这种类型时便转移了。所有你所爱的特质之所以爱,是因为你爱她这个人。这个时候你所爱的对象不再是,那个具体的点,而是那个抽象而具体的人了。人爱的完全在于这个这个人所爱的对象的是否完满。这是爱中的自我,在对方的自我实现满足时,我方爱的需求也达到了满足,也就真实得爱了。这个是作者最后所触及到的爱与自我。
我愿称之为“爱的彼此俯就”。我就想起了很久所做的一首诗(如何它可以成为一首歌的话)。
滋养人的爱
不是流离在索取与被满足的漩涡中;
可以在爱中明白 原来爱自己 可以不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
滋养人的爱
不是理性的理所当然
不是感性的歇斯底里
彼此俯就 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