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动】
初春的时候,几个友人去看仿佛皑皑白雪铺满几座山的樱花,回来后,一个朋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首七律,另一个写自由诗的朋友说,诗中写樱花坠落时用的“飘凌”的“凌”,应该是“飘零”的“零”,写格律诗的人说,用“零”不符合格律诗平仄的规定,而“凌”正好合规。
旁观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零”和“凌”发音相同,拼音一模一样。《现代汉语词典》对“飘零”的解释有二个:a,(花叶等)凋谢坠落;b,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在“飘”的词组中,找不到“飘凌”。百度上有“飘凌”的解释,但用来形容落花却令人啼笑皆非:它意思是凌空高飞,形容意气昂扬。
我对格律诗一无所知,本以为写古诗不难,很多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大白话,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陵庙前莎草青,黄陵女儿茜裙新。轻舟短棹唱歌去,山长水远愁杀人”。
古代权威的观点是:诗言志,歌咏言。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似乎在这个意义上,黄宗羲才说:“今古之情无尽,而一人之情有至有不至。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则天地间街谈巷语、邪许呻吟,无一非文。而游女、田夫、波臣、戍客,无一非文人也。”
无独有偶。意大利人克罗齐仿佛和黄宗羲遥相呼应,在他的《美学原理》中正儿八经地说:“我们每个人实在都有一点诗人、雕刻家、音乐家、画家、散文家的本领……如果一篇故事是艺术,新闻记者的报导为什么不是呢?如果一幅风景画是艺术,一张地形速写图为什么不是呢?莫里哀的喜剧中的那位哲学老师说得好:’每逢我们开口说话,我们都在做散文’。但是世间总有一些学者像茹尔丹先生,惊讶自己说了四十年的散文都还不知道,不大相信他们在使唤仆人妮果萝拿拖鞋时,他们所说的其实就是——散文。……’人是天生的诗人’;有些人天生成大诗人,有些人天生成小诗人。”
诗歌表达的是“眼中景,意中人,心中情”,但凡识文断字的人,哪怕只会那么一点点,都能说上几句。有一些“浑身上下土腥味”的打油诗或顺口溜,似雅似俗,像泼辣能干的女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比如远古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翁源船家》:“神前下,十八家,朝朝起来望水花。无米煮,煮泥沙;无床睡,青天下;无被盖,竹叶遮”;无名氏的:“天地成一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还有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这类诗歌大多是临场发挥,有感而发,急就而成,不像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那样苦思冥想,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的确实非常粗俗,比如《红楼梦》里面的“薛蟠体”;还有传说故事的“雪中寺庙体”:“大雪纷纷落地,正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娘的狗屁”。一看就知道四个身份不同的作者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民国时期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附庸风雅写诗,他的《游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据说经过清末状元王寿彭的精心“润色”;尽管如此,在读者眼里,一头扎进诗歌里的张大帅,显得傻乎乎的,还自鸣得意,一本正经地自己逗着自己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写诗填词,首先要有规矩,然后才能要有雅致,要有美感,要抑扬顿挫,要朗朗上口,要音节铿锵或徐缓,韵味曼妙或激昂。尽可能把它写的“阳春白雪”一些,也尽可能不要“曲高和寡”。所以,好的诗词歌赋,还得靠有天赋的文人。
从古至今,留下来的诗歌(包括词)太多太多,你就是下定决心,耗尽半生精力,也未必能够一首一首地领略,所能看到的,基本上是经过行家筛选的精品。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不同作者或同一个作者,创作的诗歌,篇幅和句式并不整齐划一。屈原的诗各段、各句没有定数,有长有短,有多有少;《诗经》几乎全是四句一段,每句四字,《古诗十九首》不分段,每句五个字,陶渊明的诗也不分段,每句五个字。
到了唐朝,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七字或五字,然后,慢慢地成为固定格式,偶尔也有例外,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据传格律诗(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由此发端,并和词一起兴盛、定型于宋朝。
因为“飘零”在格律诗(七律)面前碰了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临时抱佛脚,想探个究竟,不曾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这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其特点是“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想写格律诗,我以为必须有非凡的记忆力,不仅要把六千多个汉字牢牢地装进脑袋,还要把每一个字按照平仄和声韵的要求,安放到它应该在的位置,就像行军布阵或现在的仪仗队一样分门别类。不仅记住这些字,更要记住对平仄的要求,比如,七律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些看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再说五律五绝和七绝了,反正有公式在,人人都能查到。
格律诗和词的关系,绝不是千丝万缕,而是骨肉相连,像孪生兄弟。相比之下,格律诗只有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平仄押韵的公式简单些。词就难得多,有九百多个词谱。
一,小令:仄韵小令160个,平仄转小令44个,叠韵小令30个;
二,中调:平韵中调66个,仄韵中调150个,平仄转中调8个,叠韵中调19个;
三,长调:平韵长调131个,仄韵长调269个,平仄转长调5个,叠韵长调7个。
摸不清底细的人,只觉得层层(句句)设防,不,简直步步(字字)陷阱!它是一个冷漠僵硬的模子,你得把每一个字小心翼翼地嵚进极其苛刻的孔隙。
无论作诗填词,都必须押韵。汉字的平仄和押韵,就是从嘴里说出来的声音。我记得有行家说过,作古诗的要押韵,诀窍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格律诗和词的押韵非同一般,从第一句就按平仄和声韵开始。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乡音”,许多地方的话,外人几乎听不懂所表达的意思,更遑论平仄和声韵。举个例子,我的家乡在湖北北部,与河南南部接壤,在外地人听来,我与河南人的口音别无二致。其实,我自己听得出来,区别还是很大的。我的乡音说“六”,就是“陆”,说“绿”也是“陆”,说“绿叶”,就是“陆爷儿”;说“河”,就是“活”,说比较宽阔的“河滩”,就是“活趴”;说“鞋”是“孩”,说“鞋子”,就是“孩子”,让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听得莫名其妙。
由此可以推测,别的地方的口音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被称为“南蛮鸟语”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说,有很多字的发音(平仄和声韵),在不同的区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你以为押韵了,其实并没有押韵。唐朝名人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他有一首很出名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我们读来,那是押韵的;但按照格律诗的标准,居然没有一句押韵,而且平仄还存在十一个问题。这样看来,这首广为流传的七绝,是一首不成功的作品。
比较权威的说法,格律诗的平仄和声韵总结了前人的创作实践和经验、规律,由《平水韵》这本书确立。此书的作者并不是南宋人,而是与宋朝为敌的金朝人,叫刘渊。因为他生活在金朝的江北平水区(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所以书名就取《平水韵》,分为一百零七个韵部,收录六千多汉字,按声韵和平仄,整整齐齐地进行排列组合。
那时全国通行的普通话不知道在何方云游,我想,大约是金朝里的女贞人(后来大清朝满族人的祖先)说的汉语,或者金朝里面的汉人口语,以他们的语音为标准,制定的平仄和声韵。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平水韵”,它仿佛一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事到临头,你认为所有中意、满意且最能表达心意、情意的字,十有八九可能不符合它的要求(前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就是一个典型)。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它是紧紧束缚你的情感和思绪的镣铐,让你思绪别扭,情感窒息,无所适从,心里烦躁。
它犹如数学公式或化学方程式,必须烂熟于心,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作茧自缚,削足适履?我以为,绝大多数人纵然“皓首”,也未必能够“穷经”。
不信的话,请看那些“泰山北斗”。
先说唐诗。据王兆鹏的《唐诗排行榜》排名,七律第一名是崔颢的《黄鹤楼》,七绝第一名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五律第一名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五绝第一名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按照“平水韵”的要求,《黄鹤楼》的平仄有二十四个问题,《送元二使安西》的平仄有八个问题,《登岳阳楼》的平仄有一个问题,只有《登鹳雀楼》没问题。
再说宋诗宋词。陆游和苏轼都是宋人诗词文坛的顶尖人物,两个人都写过悼亡诗词,且都有问题。
陆游的悼亡诗:“城头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平仄存在十一个问题。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江城子》上居然找不到,一番搜索后,才发现是苏轼新的“发明”,不是《江城子》的原词谱;钦定的《江城子》词谱三十五个字,苏轼将它扩大了一倍,天马行空似的塞进去七十个字。苏轼的名气太大,就算是别出心裁、我行我素地搞错了,也没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提出异议。
既不敢指摘苏轼,又要捍卫《江城子》的尊严,于是就有二个人采取中庸之道,另劈蹊径,想给苏大才子的词重新取个词谱,一说是《江神子》,另一个说是《邨意远》。大约这两人在文坛的权威不够,所以说的话不算数,还是叫《双城子》 ,称“双调”。
除了平仄和声韵,还有对仗的问题。格律诗和词都要求对仗工整,要“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对数,代对代等),虚对虚(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助对助等)。另外,重叠词对重叠词,联绵词对联绵词(即联合词,二字不能拆开,如参差,葡萄,蜘蛛)”。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颈联要工对,颔联可宽对,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不仅字、句或词组要对仗,连平仄也要对仗,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是冷酷的精密。
以上说的这些,仅仅是我看见和理解的格律诗和词的入门须知。若想在这个天地里大显身手,扬名立万,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艰难困苦。
诚然,宋朝的美学发展,书画、瓷器、建筑更上一层楼,诗词文章人才辈出(散文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出了六个),朱熹的理学大功告成。然而,纵观三百年的宋朝,似乎有一个毛病,干大业,一事无成;拘小节,斤斤计较。好听点说,是精益求精;不好听点说,是专钻牛角尖,结果把格律诗和词弄得如铁桶一般,让人放不开手脚。
后来的“新月派”顺应时代要求,提倡新格律诗,想化腐朽为神奇。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进行了创作实践,《再别康桥》应该是自由诗(现代诗)与格律诗融为一体的代表作: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
从这结构完美、旋律优美,语言华美的诗中,我们依稀能窥探和感受到格律诗和词的美颜与香魂。
在我国的古典文化中,唐诗宋词是当之无愧的奇珍异宝,群星璀璨,琳琅满目。可是,它们毕竟是“过去式”,虽然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文章结束前,我想到两首歌(诗)词。
一首是宋朝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首是现代的《恋恋风尘》:
那天
黄昏
开始飘起了白雪
忧伤
开满山岗
等青春散场
午夜的电影
写满古老的恋情
在黑暗中
为年轻歌唱
走吧
女孩
去看红色的朝霞
带上
我的恋歌
你迎风吟唱
露水挂在发梢
结满透明的惆怅
是我一生最初的迷惘
当岁月
和美丽
已成风尘中的叹息
你感伤的眼里
有旧时泪滴
相信爱的年纪
没能唱给你的歌曲
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若论才华,也许秦观更胜一筹,虽然戴着镣铐起舞,照样如行云流水,精美绝伦。
然而,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学习的榜样,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恋恋风尘》,因为我既无能力,也无精力,更不愿意戴着镣铐去跳舞。
20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