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术后第21天
【音乐】“旋转的音符-张宇桦”
一、生活中的影像,影像里的生活
二、拆拆小妙招
三、番外术后第22天
#生活中的影像,影像里的生活#
清晨,睡眼惺忪,伸个懒腰,拉开窗帘,一扫昨日的阴霾,初夏的阳光打在阳台的塌椅上,暖暖的温和,又是崭新的一天。
忘记从哪一天开始喜欢上了用镜头记录生活,点开相册:
打在书上的阳光,挂在枝头的露珠,楼下盛开的蔷薇,每天都在成长的多肉和新开出的花苞。
菜市场熙熙攘攘的烟火气,刚买来的新鲜蔬菜,洗净切好后的分碗盛置,出锅后的美味和知足。
雨天里匆匆的脚步,天桥一眼望去的车水马龙,下楼梯紧紧牵着手的老夫老妻,旅途中触动内心的美景。
久别重逢后的拥抱,车站离开的背影,聚会时的欢笑,一人独处时的窗外。
一餐饭,一杯茶,一幅画,一抹晴,一个特别的场景,一次从未有过的经历……
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由不计其数的画面一针一针组合而成。经纬相交平平淡淡的日子构成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流金岁月。
翻看过往影像里的生活,往事、往情、往景仿佛在昨天。生活这部电影从未停歇,记录生活的镜头也依然在继续。
生活在生活里,生命在自然中。
#拆拆小妙招#
“1.转一转、2.剪一剪、3.影子、4.阳光、5.摆件、6.镜头位置、7.局部、8.线条、9.天气、10.虚化、11.留白、12.配字、13.遮挡,14.蓝天,15.动感图,16.跳起来,17.满屏幕,18.色块,19.软件推荐,20主题,21.对称,22.抽象....”
【1~5请查看《突然想活成一束光——拆拆手机摄影的小妙招(一)15》】
6.镜头位置
个人认为没有绝对正确的拍摄角度或镜头位置,由于手机的轻便,大家可以多变换几个角度尝试,说不定能拍出惊喜,总之只要能拍出自己喜欢的感觉就好
①贴近地面
通过近处略大面积的由虚到实的过渡,延长所表达画面的时间轴和增加想表达情绪的故事感
②左右靠近一侧
突出一侧主题的同时,可以实现镜头的纵深感。有时也可以让照片另一侧没有表达完整的空白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
③俯瞰
通过把镜头抬高,一方面可以把更大面积的景色收拢在一张图片里,也可以实现通过高度差使画面更有空间感
④仰视
将镜头拉低,通过上仰的透视使想要拍摄主体的线条更立体和更完整
⑤拍摄主体和场景的不同可以让我们尝试其他各个角度,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的剪裁对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按快门那一刻所形成图片的质量决定了后期可剪裁和调整的空间和尺度。
7.局部
通过只拍摄主体的局部进而更具像的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或更突出和放大主体所想要呈现的一种状态
8.线条
善于发现并运用场景中的线条,直线可以帮助我们构图的同时也能使图片视觉上显得更规整不杂乱,曲线可以延长图片空间感使图片更立体的同时也可以使图片更深邃耐人寻味
9.天气
镜头其实是不挑选天气的,所以作为一个喜欢摄影记录的爱好者也应该珍惜各种天气下所呈现的场景,晴天、雨天、雾天、雪天...各有各的韵味和风情,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天气作用下,镜头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10.虚化
个人有时也比较喜欢虚化的照片,虽然不清晰,但也正是这种模糊和朦胧反而更能传达出一种别样的生动。当然,得承认有时这种虚化完全是在不经意间所捕捉到的,可能是镜头没拿稳,也可能是主体物没定准。不过,正是这种恰恰的巧合反而成了作品。比如看到下面这幅《匆匆》,特别是右上角,不知道您有没有一种心突然很紧的感觉
还有下面这张《下雨天的乌镇》,虽然人物的身影都没有很清楚地拍到,但就是这种模模糊糊反而让图片显得更生动和真实
#番外术后第22天#
术后除了静养外,就是坚持码字。一写就是一上午,也不知道这种坚持对不对,但是终究还是有一些成果在,每天看看前些日子码的文章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成就感。管它对错,或许这个时候就是心情好、身体好才是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的革命打下好的基础。只是别码字码的总把午觉取消了或者午饭延迟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术后第22天,隔两天早上自己给自己换一次药。还记得第一次换药时的笨手笨脚,纱布上贴的白胶布横七竖八,本来不大的伤口让人看了反而害怕,而且非但不具有任何美感,反而去医院拆线的路上纱布就掉了。如今的手艺,贴的纱布既规整又好看,还非常牢固,可能是伤口渐好,有时痒痒轻轻挠挠,纱布都纹丝不动。
另外,我又可以左右两边侧着睡觉了,原来自由自在的睡觉也是如此美好,半夜翻身的那一刹那刻意感受了一下,心里掠过一丝幸福后立马又睡着了。
没办法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女人还是爱美,前天挂了协和医院整形科的号,想祛祛这次手术的疤,虽然都说时间长就看不出来了,但我还想为自己努力一下。以前从没发现,我竟是个这么努力的人。来北京不到七年,一次鼻息肉,还有就是这次手术,平时感冒发烧从没去过医院,一方面是觉得过两天就好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大医院的看病流程确实迷糊得很。这次经历总算让自己熟悉了医院的各大流程,什么京医通、就诊卡、网上挂号、医保卡关联...13:30就诊,网上已经提前挂了号,即便如此去了医院还是一顿折腾。
据说一个礼拜后的预防治疗比手术还要可怕,各种副作用铺天盖地,虽然最后都会加一句根据各人体质因人而异,但终归被陈述的还是让人听了不寒而栗,说内心不惧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仿佛像手术前躺在麻醉室里一样有那么一丝坦然和淡定,可能也是因为一直觉得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也有可能真正到了战场自己就怂了。但现在想再多也没用,有用的就是这个礼拜多吃、多吃、多吃,好为下礼拜的恶战提高抵抗力、保存体力。不知道从门诊挂号到真正开始治疗又要经过怎样漫长的过程。以前性子很急,想必经过这几个月迫不得已的各种磨,以后性格能温和平静很多。
妈妈回家后,自己给自己做饭,给自己准备一日六餐。说来惭愧,这么大了才开始学做饭。不过,好歹发现了app#下厨房#,再加上确实是又馋又饿也不能再回到点外卖的老路。所以从买菜买肉,到看着菜谱和之前妈妈做饭的样子照葫芦画瓢,西红柿炒鸡蛋、土豆丁炒肉丝、八宝粥这些简单的家常菜也算是成型下肚,竟然觉得味道还不错。不过还是要mark一下,第一次蒸鸡蛋失败告终。但随着做得越来越熟练,渐渐发现原来下厨是上瘾的,倘若趁这段日子自己能从一个生活小白升级成一个新晋小厨娘,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货了。烹饪除了需要天性和悟性外也是个熟练工种,所以且行且美味吧。
手术前和手术后似乎惊奇的像,病理报告出的诊断我的病情是最轻的,但是从病理报告中没有体现的另外一种评判标准我似乎病情又比较重,在悲伤欣喜之间好像有一种内力一直告诉我,一切都能过去,挺过这几个月,我就又是个健康的正常人,管它各种概率比例,只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结构、作息习惯、继续坚持运动,我就也能是那些奇迹之一,以后依然可以旅行,依然可以谈笑风生,依然可以走在做梦和圆梦的路上。
“11.留白、12.配字、13.遮挡,14.蓝天,15.动感图,16.跳起来,17.满屏幕,18.色块,19.软件推荐,20主题,21.对称,22.抽象....”
喜欢文章的仙女和爷们儿欢迎分享,接下来的日的“小妙招”继续总结、码字,陆续上文,也欢迎大家一起补充,让我们拍出更有感觉更对心思的照片,一起记录生活里点滴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