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父母面前软弱,但是如果你此刻离他们很远,那么就不要表现出软弱。
你要告诉他们,你过的很好。
亦如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
前言
1
接到妈妈电话时,我坐在青年旅社的床上。
“吃饭了没有?”妈妈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吃饭。
“吃过了。”
“吃的什么?”
“烩面。”
“别总是吃面条,想吃别的就买。”
“嗯,知道了。”
“钱够不够?再给你打点?”
“够了,银行卡里还有,现金也够,你别操心了。”
“钱不够要说啊。”妈妈沉默了一下,我知道她沉默的原因,果然她下一句还是说出来了:“工作找的怎么样?”
我吸了口气:“找到了,下周一就去上班。”
“什么公司?做什么的?你去看过没有,靠谱不?”妈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我听见电话那边爸爸的声音,他很少给我打电话,我也很少给他打电话,好像从小我们就没什么交流。
我听见他对妈妈说:你问问她喜欢做那份工作不。他的语气有些着急,好像怕妈妈忘记。
我抽了抽鼻子,慢慢说道:“教育培训的公司,特别靠谱,准时发工资,我去那边面试了,公司环境很好。我也喜欢这份工作。”
“那就好。”妈妈松了口气,又连忙说道:“天气冷了,我给你装的大衣穿了没有?”
我看着身上的牛仔外套,点头:“穿了穿了,幸亏拿了,要不然冷死了。”
“就是嘛,我就说要拿,你当时还不想拿。”妈妈的语气有些得意:“对了,你买手机没有?上次回来看你手机都不能用了,赶紧买一个,知道不?”
“买了买了,过几天就买。”
又聊了一会,她说:“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也有自己的事,挂了吧。”
“嗯。”
忽然想起了什么,我快速说道:“妈,我很好,你们不要担心。”
但电话已经挂掉。
我坐在床上,看着手机上某招聘软件上的回复,我所投的简历,都被打了回来,原因大同小异,很简单:经验不足。
卧槽,我忍不住爆粗口,刚出校门的应届生,要是经验丰富就怪了!
抱怨归抱怨,但还是要生活是不是,我继续投简历。
但手机又卡了,手指在上面使劲点点点,一点反应都没有,最终黑屏了。
我再也忍不住,面朝墙壁,哭了起来。
裸辞,与七年的好友闹翻,求职之路不顺,关键是身上没多少钱。
年轻,很勇敢,很迷茫,很好强,很悲伤。
我没有吃饭,我没有钱,我没有找到工作,我没有穿大衣,我没有买手机。
对不起,我不好。
可以在父母面前软弱,但是如果你此刻离他们很远,那么就不要表现出软弱。
你要告诉他们,你过的很好。
亦如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
2
农村出来的孩子大抵对于金钱的态度都不怎么豁达,时常会被标上“小家子气”的标签。自己心里也明白,也暗自提醒自己要舍得花钱,但一看商品价格标签,就会敬而远之。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知道青春其实很短,有些化妆品,有些衣服,现在不穿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穿了;
我知道生活实属艰难,委屈自己会变成一种习惯,让自己看起来灰头土脸的;
我知道及时行乐的道理,活的潇潇洒洒自由自在才配说自己年轻。
可是韩寒不也说了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有父母,不愿无视他们的艰辛,不愿把本属于自己的包袱全部放在他们的肩上,不愿以叛逆以冷暴力回报他们的关心。
他们说:“家里不忙,少种点庄稼啦,不辛苦,天黑之前都回家做饭啦。”
但他们依旧在地里辛劳,以垂老之体肩负近百斤的农作物,借着月光虚弱的光芒,来来回回,来来回回,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透不过气。
他们说:“吃得很好呀,有肉有菜,你什么时候回来给你做火锅。”
但他们只是草草吃了几口饭就开始继续在灯光下剥葱,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就要起来到集市上批发。
他们说:“知道啦知道啦,会买营养品,天天吃鸡蛋,你都不知道我现在多胖。”
但他们买了你爱吃的东西,放在家里,中秋节你没有回家,月饼还给你留着,等你回来,那月饼已经生毛了。你埋怨他们不该留,你说现在这么方便,什么时候买都可以,何必一定要留着。
他们不说话。
但他们在想,怎么会一样?节日里的月饼和平常的月饼怎么会一样?
他们说:“你在外面好好的,我们在家里过的很好,你不要担心。”
你点点头,其实你心里都明白,他们过得不好,他们想你,他们不想和你分离,但你已经长大,总要展翅高飞的。
然而,他们老了。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蹩脚的谎言了,我很好,你们不要担心。
我们心知肚明,但从不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