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有盖碗泡、壶泡、盏泡、杯泡,器皿不同,应需而变。有茶友喜欢喝自己泡的茶,是一件满心欢喜的事情。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一泡茶从内到外的美感,让对面这有缘人品味清欢之美,体味清凉之意,倒也能暂放心头事,不理世间烦。
泡的茶多了,听的故事多了,触碰心底的话语,也会荡起涟漪。故事的主人公各有不同,出不了爱你的人或者是你爱的人。于是兜兜转转的情节里,听到最多的六字真言是“放不下”与“忘不了”,因着世间所有的故事最终走不出一个“情”字。
你爱的人还在吗?
端起茶杯来的时候,我们品着的茶汤每一层的香气里,都有过去的岁月留下来的味道。
你告诉我:这茶让我想起二十出头的时光,那是一个遇见了爱,却还不懂得如何去爱的年纪。公主一般让人仰慕,恐怕想要天上的月亮,也立即有人替你去摘。
《围城》的故事,钱老的叮咛,也拦不住你冲进去的勇气。每一段恋情的开头,总是轻盈美好的。在这美好里描述的未来也是带着彩色的缤纷。每个盼望当新娘的女子,谁不是在爱里足够的甜腻,一直盼望着这甜腻也能永远。
后来,甜腻变成了窒息,默契变成了掌控,纷争成了主调,分手的结局在所难免。
于是这个人这个名字逐渐沉没在通讯录的长串名单里;曾经假期里安排着见面的旅行时间,突然出现大段无法排遣的空白;烧掉的书信删掉的信息,也无法克制心的颤抖和流血。
我听到你说:我付出了那么多,对方却不理解。要得到对方的回应,但这种期待却落空。于是强烈的感受到委屈和不值。
我说:也许,这就是“有条件”的爱。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为对方,事实上全是为了自己。我们的爱大多如此,都逃不过彼此的执。所谓的感情,也许只是一场交换。一场我执与我执的较量,所以总是在伤害别人或被人伤害。谁都知道逐步放下我执,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有位朋友说:分手最令人难过的,也许不是离别,也不是他再娶。分手是一种决绝,是对自己过去的彻底否定。过往的甜蜜,过往的相拥,过往的思念,变成了自我攻击,成了心口的一道伤疤,看不见,摸不着却总也长不拢。
重新端起茶杯的时候,我问你: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最终离别的人,分手后最深的影响是什么?你告诉我:走过来看看还真不是恨,而是怕。怕什么?怕重蹈覆辙,怕再度受伤……
叹息这深情的爱长出了刺,叹息这滚烫的心学会伪装,叹息这爱的能力渐渐萎缩。不知道等哪天真爱来到,却发现已经没有能力去爱了。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一间朴素的录音棚,音乐缓缓响起,朴树唱着《送别》,一开口声音就颤抖着,唱着唱着突然失控,一度泣不成声。
朴树和周迅,大家都认为是最般配的一对,这段恋情很美好,但却很短暂。高晓松说,他俩都是燃烧自己的艺术家,凑在一起,太灿烂了。朴树和周迅,是两个太有灵气的同类,只有他们懂彼此的语言。
你告诉我:看那个那么帅又有味道的余文乐,终于结婚了。是啊!听到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吗?相同的两个人,如果在不同时间相遇,会有不同的结局。
所谓“对的人”,不过是刚刚好的遇见——你和他之所以没有走到结婚的那个点,有时候真的只是因为时机不对。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其实走进婚姻的很多感情,只是因为结合的双方刚好在一个适合结婚的人生阶段时间点上。
你说:你盼着他娶你,但是他说要忙事业;你盼着他长大些,但是他总是那么任性。然后期望变成绝望,伤害互相交叠,爱意变成了恨意。让你决定离开的,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那些小情绪的堆砌,是无数次失望的聚积。相爱相杀,直到耗尽最后的耐心。爱情里面,一个不小心,演变成了爱恨情仇。哪怕心里想说,“你留下来吧。”话到嘴边却成了,“你走吧,走了就再也别回来。”
我知道:放狠话的,从来都是放不下的那一方。爱的反面不是恨,是遗忘。你可以逃跑,但真正难的是,我们是否敢面对内心?敢承认错误?敢真正放下吗?
如果都做不到,你是否愿意找回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用更好的彼此,再爱一次?
爱你的人还在吗?
你问我:爱一个人真的要在一起才算好吗?
如果从一个不会爱的人,开始懂得知冷知热,懂得对方的重要,到最后想把全部都交给他,怎么能分开呢?
你告诉我:天南地北的空间,阻挡不了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你听那歌里唱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因为心里早已荒无人烟。
这是失恋的绝唱。每一个留下的人,都值得我们好好的珍惜,因为等到时间足够久,我们会发现珍贵的不只是那件东西、那个人,而是我们已经过去的青春岁月。你听一首老歌,会让你想起青春的萌动;你去逛一下开了十几二十多年的老店,会让你想到当年的拮据或者拥有时的快乐。你的生命里,很多人来了又离开了,很多事发生了又随风散了,可那个爱你的人,依然鲜活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所有不可磨灭的记忆依然能够在平淡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爱就爱了,那些教会了你什么是爱的人,不管曾经如何爱你,不管他在还是不在?祭奠这份爱的是未曾老去的青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人说,世间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不是忘记你而是望着你,爱你,不能在一起,换一种方式,余生望着你。
与自己和解,好吗?
年少时光,在与这个世界最初的碰撞与摩擦中,有数不清的小意外和小事故不断地发生,在一次次的悔不当初里迅速地消磨掉自信。盼望着,等到了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一些人,也许可以重塑一个更完美的表像,远离各种失误和遗憾。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是否需要与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一个人——自己,和解呢?
有人说,不,这是妥协,我不要和解,而要“死磕”到底。那谁也拦不住。这是你的态度,也许也是你喜欢的生活。和解是一个选择,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刘若英在演唱会上唱《后来》,情绪失控,哭到唱不下去。全场粉丝合唱,镜头掠过那些面孔,他们的眼睛里,哪个没有写着后来的故事。潸然落泪,是若英与自己的和解;
朴树落泪转头的那一刻,打着手势提高键盘音阶,让助唱融进他的歌声里,酣畅淋漓扑面而来的压抑,是朴树变得“佛系”了吗?对生活缴械投降了吗?没有,他的不过是终结自己的负隅顽抗,他说:“我不能再耍孩子气,再任性,对于乐队,对于家庭,我都有一些责任”。他渐渐学会了在人前不动声色开开玩笑,唱唱歌。
还有韩寒、还有许巍,岁月和经历,让他们现在的柔和更让人觉得舒服,也更有力量。
和解是一份无条件的接纳。记得打坐初期,过了十分钟后,酸胀几乎难以忍受,不得不来回倒腾腿,变换姿势。在幸福禅张讲师的带领下,突然悟到——我为什么不可以试着接受,试着体会?当我全然接受的那一刻,那种疼痛竟然神奇的消失了。当我真正的去感受痛苦的时候,痛苦已变得不再可怕,甚至无影无踪。痛苦还在那里,不过我可以选择一种面对痛苦的心态了。
和解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不管我们未来的生活是继续做加法或者断舍离去做减法,重要的一点是别执着。我的或是你的观点都只是看这个世界小小的一个视角,我们没有天生的复眼,能够看到脑后的世界。所以认知个体的狭隘,也许可以不被某人、某事去纠缠,反而更加感恩所有的遇见与相知。无论做什么,自在了,从容了,安之若素了。
我们在老去,世界依旧在交替,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小小一环,我们什么都不能留下和改变。每一年,埋在身上的土都要高一寸,在入土前,任性那么几次,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见那些年轻时梦过的人,这一切,还来得及。
在印度,有四句极具灵性的话: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
愿这个平安夜的美好与宁静,与你的安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