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需求,了解了如何对用户进行建模分析,那么下一步就要比较走心
的去了解用户这个群体的内心想法。
任何产品任何需求,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让用户爽”。为了更好的让用户爽,我们需要去洞察用户的心理。
举个例子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网易云音乐的用户评论比其他类型网站(贴吧、CMS)的用户评论要多很多(30% VS 5%),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让用户对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如此关注呢?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网易音乐评论与其他类型表现形式,有如下特点:
- 评论不仅仅是听歌,更多的是情感与心理的共鸣
- 评论可以引发其他粉丝共鸣
- 评论本身也是一种段子
针对以上特点,产品经理通过进一步去揣摩用户心理,放大了音乐的感情特征,让评论变为了感情与感想的抒发点,从而引爆了音乐评论(以及点赞)这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通过其他平台(微博等)发掘了对网易云音乐的看法,从而得到了价值信息,进而分析用户在云音乐上的评论并总结特点,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用户真实心理。
产品经理在其他平台收集到的用户评论/反馈,首先需要对信息收集并抽象,提取出关键字;同时也需要将用户的感悟抽象成关键字,然后将相关字合并精简就基本上能得出用户的真实心理。在这里,产品经理个人能力比较重要,否则对于统计中的噪声屏蔽能力不足时,会导致对用户心理分析不足或者偏差,从而走偏了方向。
为什么洞察心理很重要
-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满足用户心理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 满足用户心理需求,能产生较好的用户黏性
- 满足用户心理需求,也与品牌有关
从上述几点可见,满足用户心理需求中,并没有提到用户的基本需求。在进行用户心理分析时,满足用户基本需求
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为什么?
因为那是所有产品基本要求。在这点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根本就谈不到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层次。
常见的心理
- 爱现
- 共鸣
- 群体
针对爱现
这种心理,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社交需求。人需要塑造自己,并且让别人可以通过周围环境来判断自己。说的俗一点,就是人类天生的虚荣心和荣誉感,再俗一点,逼格很重要!
说到爱现,有一个不能避免的话题,就是鄙视链
。用C的鄙视用Java,用Java的鄙视用PHP,用Mac的鄙视用Linux的,用Linux鄙视用Windows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为何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人的天生爱现的特性,本质上是为了给自己打上一个有个人色彩的标签,而鄙视链上的信息,恰好是标签的最好解释。
鄙视链还有另一个“贡献”,就是对于品牌的认同。当前情况下,品牌是最容易被用作对一个人判断的标准。所以很大程度上,品牌可以近似的代表一个人的品位。在这种心理之下,看似是你选择了品牌,而实际上是品牌选择了你。品牌设计是经过了很认真的分析与设计,从而让你
可以更加契合这个品牌,从而产生拥趸
这种超强黏性的用户。
共鸣
心理,是对情感共鸣的渴望,同时也会与一定的记忆碎片连接。
共鸣更加容易发生在抽象的产品中,而不是具体商品中。比如一首歌就会比一块手绢更容易让用户产生共鸣。一旦让用户产生了共鸣,用户就会非常乐意投入到产品中来,并且不吝于贡献自己的观点(评论、点赞、回答问题等)。
说得再直接一点,满足用户共鸣需求其实是利用了用户心中被伤害的感觉,而后通过产品设计,将被伤害的感觉引导成为倾诉
并提升用户黏性。
群体
这种心理,是上述两种心理的基础。没有群体的概念,无论是爱现还是共鸣,都没有存在的土壤。因为这些心理情感的释放,是需要有一定的群体基础才能得以实现和存在。
在群体中,很容易出现一种叫群体极化
的现象。对于群体极化
可以看这个链接。从效果上来说,群体极化会导致做决策时更加容易并且更加极端。
在这种前提下,群体中很容易出现群体间的矛盾。产品经理需要利用矛盾营造适当的竞争,从而提高活跃度。此处要特别注意这个度
的概念,如果没有把控好,会导致矛盾失控,对用户杀伤力极大。
群体中还有一类人物需要产品经理特别关注,那就是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可以很好的影响、辐射其他团队成员,所以产品经理也需要揣摩意见领袖的心理,尽可能去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这种做法可以较好的把控团队其他成员,提升用户活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一定要留住意见领袖,否则用户流失将非常大。一个意见领袖可以轻松带走一批拥趸,这种体量是每个产品经理都需要考虑的。
关于意见领袖的产生,产品经理或者运营人员前期可以兼容。当社区或者产品活跃度到了一定程度,产品经理/运营人员需要逐渐放权,引导活跃用户成为意见领袖来引导社区。产品经理/运营人员只需要监控整个社区走向,在发现社区走向偏差时,适当引导一下即可。
如何把控用户心理
把控用户心理是一个“工夫在诗外”的工作,需要日常的积累,通过对用户心理的洞悉,从而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把控用户心理。在日常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时时去洞悉用户心理。洞悉用户心理有以下方法:
- 培养同理心
- 从观察现象去提炼背后用户的心理
- 舍身处理为用户思考
- 经常想像用户在某个需求场景中的反应
- 不要做宅男/女,要走出去,接地气
- 尝试大型RPG游戏,那是设计非常精良的满足用户心理的设计(尤其是国内免费的游戏)
这个过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
- 从垂直领域到普适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 从负责小功能开始,用心体察用户背后需求的心理
- 从负责垂直领域产品到理解人的七情六欲
附录
- 品牌不是改变了用户,而是更好的将一群用户圈了起来,形成一个群体,满足群体
爱现
、共鸣
的心理 - 产品经理特征过于明显的情况下,若品牌小众且产品经理与产品气质吻合,则产品经理个人形象对品牌有促进作用(至少是没有损害作用);若品牌为大众品牌,则不建议将产品经理个人个性、情感融入到品牌中,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