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从南极返回杭州的第50天,在这50天里,总有朋友问我,“南极好不好玩?快分享一下南极之旅”,当被问到第39次时,我决定把当时的所思所想都写下来。
南极有什么好玩的?
回头去看,真没什么好玩的。
除了冰川和海水,就是企鹅、鲸鱼、海豹,还有各种海鸟,
除了黑色和白色,就是蓝。
单调到无穷无尽。
所以说,南极并不好玩,因为太简单。
但,南极却有着一种极大的魔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简单,一切都看上去特别纯粹,这里的动物有着一种纯天然的纯粹的自由感。
在这里,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种自由是没有边界的。
海鸟掠过海面和天空,划出优美的弧线,小企鹅们在水中欢快的跳跃着,
海豹躺在蓝色的浮冰上懒懒的晒着太阳,偶尔翻个身。
鲸鱼三三两两,突然出现在大船的两侧,摆动着美丽的尾巴。在船上时不时的就会听到,“我们的三点钟方向,发现鲸群”。
......
每天在船上除了吃饭睡觉,只做两件事:巡游和登陆。
每天的巡游特别让人期待,你也不知道会看见什么美景。第一个出发的早晨,天空飘着雪花,纯净的海水居然呈现墨色,莫名的就会想起玄幻小说中的黑水河,远处的冰川雪山,会露出纯净的蔚蓝,像刀划过冰面,雕刻出不同的形状,白的积雪,黑的海水,还有墨色的岩石,这里除了蓝色就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云山雾绕阴云密布,看不清楚山有多高,后来的日子,天放晴才知道这里的山也没有特别的高,只是在云雾中特别高深莫测。
再高的山,都有飞鸟翱翔,却是人迹罕至,总觉得这样的地方,只有远古的上神才能居住。总觉得,人类于南极来说,是多余的存在。我们穿得花花绿绿,我们说话声音特别的响,我们总有着说不清楚的奇怪的情绪。
说来奇怪,之前在海上坐游轮,总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觉得会被海水吞噬,第一天坐着皮划艇在黑色的海水和蓝色的浮冰中穿行,却一点点恐惧都没有,有的只是坦然,内心是一种近乎原始的亲近感,隐隐觉得我们本就属于这个地方,TA并不陌生,在这里,哪怕葬身海底,深埋冰川,都是美好和无憾,好像是我们的终极归宿之地,在这里人才得以长眠,安静如初。也许唤醒的是远古的记忆。
海水拍打在脸上,舔一舔唇边,是纯粹的咸,比眼泪要咸一些些。
登陆后,在厚厚的积雪中前行,空中的雪花越飘越大,天地白茫茫,极其安静,雪落进嘴巴是干净的味道。不远处的企鹅成群的就那么站着,在雪地上走着走着就会摔倒,然后赖着不肯起来,甚是可爱。我们这群看客,总是打扰了他们的生活,搞得小企鹅,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回到船上时,科考队员刚好在给大家讲解,两千年,一千年和几十年冰块的差别,顺便去吧台买了一杯千年冰块威士忌,听气泡喧闹着炸开的声音,像是一场隔着千年的对话。那时的小日子才有了一些人气。
随后的几天,基本都是在不同的地方登陆,看不同的风景,看相同的南极。南极最大的美还是在于天气的变化 ,上一秒还能看到湛蓝的天空,下一秒也许就飘来厚厚的云层开始飘雪。
其实最让我有感触的反而是每天在船上的日子,500个人自从进入德雷克海峡,就被绑定在了一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彼此,我们都要在一起渡过这十几天的时间。像极了人生,你没有办法决定你会与谁同行,虽然大家上的是同一艘船,看到的风景,渡过的一辈子却完完全全不一样。
有人的从上船第一天就开始抱怨,吃住行。的确,去南极的船比不上豪华游轮,但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一开始上路因为自己的挑剔就坏了整个行程的乐趣。
有的人,在房间看电视,除了巡游和登陆,就是宅在房间。
有的人,每天依然按照自己既定的模式,按时吃饭,按时去健身房,按时背英文单词,按时看书。
有的人,同行四人,在船上打扑克。
有的人,从上船就开始拍拍拍,各种照片,各种玩耍,如果网络情况好的话,应该是朋友圈刷屏的那种快乐小天使,我想,TA的南极之旅行,应该叫做热闹。
所以,在旅程将近一半的时候,我才猛然发现,在南极,我们不过是看见了自己。
17天的旅程,兴致勃勃的而来,是为了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风景。却发现,见天地,见南极,见自己。就像我的好朋友说的那样“我们同事去南极,为什么和你去南极的感受那么不同啊?!”
所以每个人的南极之行,都很不一样,不是因为南极不一样,是因为我们太不一样。
最初的几天到处都是新鲜,完全没有自己生活的规律,甚至有点儿浑浑噩噩放空的状态。经过德雷克海峡的颠簸,连续两三天的梦境,不停的释放情绪,然后整个人就变得通透起来,就像崂山在广播里说的,南极是个极大的能量场,而我感受到了。这种能量 ,让我像电脑一样,重启。
最后的几天,做着最真实的自己,享受安静致极的时光,最主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南极,看见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见了自己,而这种看见,会让自己心安。
很幸运,船上的最后一个夜晚,躺在甲板看漫天繁星,灿灿银河。对着流星许愿:愿我们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内心纯净如初,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就一定可以看见。
轮船再次经过德雷克海峡时,并不想告别,也没有留恋,
因为,我知道,一定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