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 NO.34
人生就像红配绿
只要敢穿就一定有人说好看
01
以前的我活得很紧张。因为我认为,我的人生不能走错一步。这个想法让曾经处在发育期的我压力很大。
后来我发现,我几乎步步走错,绝无例外。
再后来我明白,从来就没有"错误的人生"这种说法,顶多算是后悔吧。如果走过的时光是一幅铅笔画,我一定会用橡皮把那些被称作"回忆"的东西擦得干干净净,就像坐在我对面的木子正在做的工作一样。
木子,经济数学专业,我的好朋友。因为姓李,所以起了这么个外号,和别的李姓之人区分开来,毕竟姓李的人太多。姓名就是这样,但凡在前面加上一个大姓,无论名字是什么,都让人觉得没创意。
比如:李夕沐。这是木子的名字。
虽然我一直觉得叫"木子"的,不是学设计的就是学艺术的,好歹也是学文学的。但木子不这么看,她说艺术生的录取名单上应该要出现"狗蛋""虎子"这样的名字才过瘾,有一种反差,就像红色和绿色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她也只是说说罢了。
那么多人嘲笑红配绿,但依然有人敢这么搭配,而且特别好看。
有时候,与众不同和哗众取宠的区别仅仅是,观众换了。
02
我和木子合办了一个公众号,没想着赚钱,因为公众号的红利期早就过了。做这件事,只是因为牢骚太多,无处发泄,给自己找个说话的地儿。和木子成为好朋友就是因为两个人臭味相投,总爱吐槽。终于,我们觉得要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废话。
号刚办起来的时候,没啥关注量,拖着自己可怜的几百微信好友来关注,就连被我们屏蔽的二姨三舅大姑父,都被号召起来凑粉丝量。
"创业"前期苦逼不堪的我们,最后居然成功了,在我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大学一炮而红,原因竟然是我们很能聊。
据一个在后台留言的人讲,他觉得我们这个号没什么干货,连排版好一点的推送都找不出来,但内容很好,很贴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嘛。我们只是把自己的心情搬了上去,结果有这么多的共鸣。我突然发现,原来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无聊、琐碎、充满槽点还胡思乱想。
后来,我们慢慢开始了线下的"蹭吃蹭喝"活动,准确点说,就是后台有人找我们约饭,想跟我们聊聊天,开导开导。当然,饭钱是他们出。
而这一切,都是一个叫小智的男生催生出来的。他是第一个在后台留言想见我们的人。网友向来都是见光死,所以我和木子想了很久要不要去。最后,做不出决定的我们把钱包拿出来翻了翻,马上有了选择。
有一顿算一顿,拼了。
见面的地点选在了西二门外的一家中餐店。我们到的时候,小智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见面的暗号是手里拿一本<中国雕塑史>,这是木子定的。我问她为什么不选<青年文摘>这种好买的,她说这样才能展现我们的品味。
果然,小智手里拿着一本<中国雕塑史>,还有图书馆的标签。难为他了。等菜的间隙,我们开始了寒暄客套。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原来,小智是看了木子写的关于自己的成长回忆之后,才决定见我们。
她说自己和木子一样,也是被迫才选择了现在的专业。他的讲述里透着一股"他乡遇故知"的情愫,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听着他的讲述,我和木子的眼前似乎都出现了自己的影子。接下来的剧本应该是三个人抱头痛哭,互诉衷肠,然后相见恨晚,义结金兰。
可惜这一切都没发生,在我还顾影自怜的时候,木子一反常态,开始了说教。
"矛盾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梦想,我只是在努力认清现实。你觉得你现在认清现实了吗?还没有就给自己时间认清,认清了就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你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你只是不敢。你现在问问自己,我相信你能得出不止一个结果。好好想想吧,我们就先走了。有什么事后台聊。"
木子拉着正在吃宫保鸡丁的我准备走掉,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所以到吧台把账结了。我们把小智一个人扔在那儿,我回头报以一个微笑,表示抱歉。
我从来没见过木子这样,可能搞艺术的都很任性吧。我知道她的那些话其实都是说给自己听的。她不想待在那儿也只是因为小智让她想起了自己。说到底,她又看见了那个傻逼的自己。
03
第一次见木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木子该学艺术。每个见过她的人都这样讲。你说奇不奇怪,有些人真的是自带属性,即使你没有和她讲过话,你路过她的时候她的属性就会告诉你,我是干嘛的。
可惜,就像很多小说里讲的故事那样,木子没有。
木子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父亲是银行高层,母亲在她们当地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做主任医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愁吃不愁穿的木子同学很早就在家"研究"艺术。雕塑、建筑、绘画......我也不知道那么小的她是怎么记住那些个流派、作品和代表人物的。只是当她第一次跟我讲我念都念不清楚的那些名字的时候,我才知道,天赋是个好东西,只是我没有。
然后,我知道她迟早得回到那条路上,虽然她现在跟我在这个学校一起混日子。
我们在一起商量假期去哪里玩,她想要的旅行永远是去敦煌、洛阳这种城市,因为想去看壁画和石窟。虽然她穿着现代的衣服,但我觉得她就像是从壁画里走出来的人物一样,不符合现代的审美,古色古香。
有一次从外面聚餐回来,木子带我去买了几瓶啤酒,我们坐在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的操场中间,开始聊天。我没见过她喝酒,果然,不胜酒力。
有人的喝过酒会拉着人聊天,而有的人会一言不发,木子属于前者。
"我们家都知道我喜欢艺术,但是都不让我学。"木子举起易拉罐和我碰了一下,喝了一口,接着讲。
"当初选文理科的时候他们就让我选理科,我听了他们的话。后来高考完报志愿,我想选艺术管理,你知道我爸怎么说吗?他问我是不是想去博物馆擦展览柜的玻璃。都不知道国家怎么放心把经济业务交给他,这种理解能力。"
"其实你爸只是不想让你报那个专业吧,什么借口不是借口呢?"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总有这个困惑:我们找人抱怨一通,但是最后的办法还得自己想。所以会倾听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在我和木子的关系里,我往往是那个倾听的人,可办法还得她自己想。
其实她脑子里过了很多遍她跟小智讲的话:你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你只是不敢。劝别人的时候她比谁都拿手,但是很多自己想干的事儿,却只停留在嘴上。
"我真的很想认认真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我选修学校开的艺术类的课,每节课都像朝圣,大家都抱怨平时作业多,我却很开心,论文也写得超认真。最后得了95分,真的是莫大的安慰。哪怕这样的课,只有一年。"
我问木子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她说再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好好想想,跟家里沟通。现在一年的时间还没到,我不知道木子会怎么选,我还在等她。可是,时间到了又能怎么样呢,她又会给自己一年时间,如果没那个勇气。
小时候我们常常想,长大之后要做什么,当我还没想好的时候,我们就长大了。这个事告诉我一个道理:成天瞎想没什么屁用。因为你该做的事,从小就定下来了,你爱好什么、学了什么,都是一步一步养成的。可能你暂时还没找到生命里真正该做的那件事,但它已经在那儿等你了。
我好想看到哪一天,木子穿一身红配绿,拿着艺术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走过这个学校的每个角落。
- END -
****文 ****/ ****boom****
*
不知道
你们喜不喜欢这个故事
反正都是真的
说别人的时候都很简单
说自己的时候更简单
但做起来很难
我很心疼木子
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
同样值得心疼的木子
在下边留言吧
或者转给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