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顶着层层雾霾一直从成都吸到重庆,不同的是似乎重庆的霾都带着一股浓浓的火锅味,谈不上厌恶。像我们一样来到这座城的许多旅客,也没有戴着阻隔与外界交流的口罩,任由带着一股重庆味的PM2.5进入到身体里,融入到骨子里。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当中少有满口抱怨的,或许朴实乐观的重庆人似乎没有那么多娇气,宁可带着自嘲自讽的态度过好每一天,也不愿让霾打破生活的节奏。
每一个大城市的发展都必然以破坏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之初,我们追求发展,发展之后,我们追求健康。
轻轨
初至重庆,便搭乘上3号线,和成都北站地铁站一样,人满为患已难以形容这小长假的车厢里"头碰头,肩并肩"的拥挤场面,不过,还好,预料之中。路途越是不易,目的地越显得弥足充满期待,太顺畅的旅行总是易忘的,不是吗?
预料之外的是重庆人坐轻轨的态度——包容与大度。亲眼所见,在列车门自动关上的一瞬间,一个小伙似乎意识到坐反了方向,急忙准备冲出去,可是不料刚好被门夹在中间,他一把把门扳开,然后跌跌撞撞总算出去了,我张大了嘴惊奇地在一旁看着,周围其他人却似乎见惯不惊,一脸淡定从容,心里由衷地佩服。
坐过1、3号线后,有些失望,原因有二,一是太挤,二是并不是如之前了解的那样全在城市上空中穿行,几乎全在地下,少了许多欣赏风景的趣味。
但是在晚上十点坐过2号线后才深深被这身着绿衣的轻轨所吸引。在车厢里通过长长的过道往前看,厢体蜿蜒摆动,随着地势的变换一起一伏,一左一右,仿佛乘着宫崎骏《龙猫》中那只公车龙猫,跳跃在嘉陵江边。窗外江水静静流淌,江上航行着各式船只,无不把整条江给照亮;高楼林立于两岸,其上的灯火似真似幻点缀着整个夜空,璀璨的江边两岸光怪陆离,恍如置身梦幻;偶的一瞥,一栋高达四五十层的大厦外墙LED彩灯上闪过"Happy new year",不曾到过上海外滩和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但似乎此刻就如同电视里所见般美丽动人。你好,2016!
重庆的轻轨四通八达,方便快捷,不过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其结构复杂的换乘站,即使你方向感再好,经过一个换乘站后你便分不清东南西北。然而那些生活在此的重庆人早已习惯如此,练就了“跟着感觉走”的好心态。
原漾咖啡馆
到重庆旅游的人必定会来瓷器口,和成都的宽窄巷子一样,有着老重庆的老民居,各式小吃土特产琳琅满目,当然在节假日最大的看点还得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说实话,个人不太喜好这种商业感太浓的地方,更钟情于那些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偶然发现一条阶梯通往山上,见人很少便一脑子往上爬,经过曲折蜿蜒的坡坡坎坎好不容易抵达山顶,又发现一条陡峭的阶梯穿入一片民居群往山下走,出于好奇,便走了下去。就在快回到闹市街道的一条仅有一人宽的小巷中发现一道白色的小门。进门一看竟发现其中别有洞天,欧式的装修风格,建筑材质以木质为主,装点着各种充满文艺气息的摆件。进门后惊奇发现一楼竟没人,走上木质楼梯到二楼才发现这是一家咖啡馆,老板热情地迎了上来,连连地叫我们进来坐下。这时才发现还有三楼,兴奋地沿着楼梯爬上去,十多平米的小楼上摆放着四五个桌,精致的沙发椅子围绕其中,抬头看整个屋顶都做了木质吊顶,绿色的窗帘背后是老式的木框窗子,玻璃早已变得模糊,几扇窗户打开风景各式不同,一边是长江边的高楼,一边是雾气朦胧的歌乐山。顿时心就被此地给融化,莫名地产生了想留在这里的冲动,感觉生活就应该如此,于闹市之中取得一宁静,喝杯奶茶看看风景,悠然惬意,别有一番滋味。
川美
去之前就听闻其美貌,到了之后才惊叹艺术的魅力,由衷地赞叹:这个学校太美,太有feeling了!一眼看见其正门,就被其独特的造型所吸引,整个大门都是用灰色的大石头修砌而成,进入学校的门都是利用几块大石头搭建起来,刚好可以容一个人通过。走进去后可以看到顺着倾斜的山势铺上了层层叠叠的一级级五彩石梯,前面像个小舞台,周边那些石梯刚好可以作看台。冬日的阳光正暖,不少人三三两两地坐在上面晒太阳,看着下面过往的人们。这是川美给我的第一印象,当然她的美不止于此。气势恢宏的中立美术馆充斥着后现代美,庞大的建筑外墙上全部用各色的小瓷砖贴就,连水泥都是经过染色的,各式五彩图案点缀在上面。我们虽然不能站在艺术家的角度看出其中的深意,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她所带来的强烈艺术冲击力。川美不是只有西方美学的地方,还保存着中国最纯朴古典的美。学校里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大概是专门给学生写生用的,几个小堰塘,周边环绕修着木阁长廊,都是用木头和瓦片建成,阁楼很有特色,很像古代那种木床,然而却没有床板。脚下踩着石板铺就的小路,路边长着各式杂草,两旁的柳树早已褪去绿叶,却依旧垂下柳枝左右摇曳。一派古香古色的田园风光,颇有几分桃花源里的诗情画意,这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艺术美,一种纯朴自然宁静之美。
《牛项目》
这是在川美艺术展馆里看到的一件学生作品的名字,初看之时颇觉耐人寻味,可真正直视一双濒临死亡的牛眼睛时,心中莫名升起一丝悲伤,从那澄澈饱含泪光的双目中我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最初是清晰的,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模糊,最后变得麻木,此刻,牛已死去,世界也离我而去。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吸引我在一双眼睛前驻足不前,内心在短短的几分钟就静了下来,甚至产生了落泪的冲动。看着牛渐渐死去毫无挣扎,不禁联想到自己和我已逝的亲人们,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该是怎样一种心情?没有亲身尝试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可一旦尝试就意味着死去。作者是想要传递给观者什么?我猜想是对生命的珍惜,不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亲人的生命,还是一头牛的生命,都请尊重善待它,爱护珍惜它!《牛项目》让我静下来直视了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过程,内容很简单,但很震撼,于你于我也许就是一头牛死了,于牛就是一个世界的崩塌灭亡。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每天都有旧世界消失,新世界诞生。
十八梯
第一天抵达重庆就感受了一下隐藏于闹市中的十八梯,名字虽叫十八梯,但事实远不只有十八级。从头走到尾少说也得十多二十分钟才能走完,整条通道贯穿一片城中村,十分破旧,颇有八九十年代的气息,和《山城棒棒军》中的地方很相似,很有味道。不过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地处重庆黄金中心的地方竟还有这么大一片老城,而且看得出来很多房子都是钉子户,估计没有哪个一线城市还有这样大的城中村吧。在感叹的同时,突然在内心产生一种矛盾,拆除老房必然会破坏很多城市记忆(往往都是一个城市的特色魅力所在),而不拆又会制约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许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怀念童年曾居住玩耍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一份记忆,伴随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房子在消失,童年也逐渐远去,回忆更多的是留在脑海里。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不得不承认城市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一切都变得便利起来,这也是那么多人纷纷涌入城市的原因之一。于我!这很纠结,想必对城市规划者而言这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出租车司机
“提起重庆就腿酸”“起步必熄火”“自行车都看不到”,话虽有些夸张,但不得不说重庆“山城”的称号可真是名不虚传,但对于重庆的出租车司机恐怕真算是“如履平地”。第一天晚上为了赶时间去坐长江索道,索性打了个的,大概司机知道索道快关闭了,油门卯足了劲在踩。在近洪崖洞的一个路口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是个不规则的岔路,而且还有一个陡坡。司机经过这里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看见马上要变红灯了,一脚油门冲过了路口,前方行人已开始过街,又是一脚刹车刚好停在坡道上,行人一过又见缝插针快速窜了过去,那个操作技术可不是一般娴熟灵敏,我看得手里不禁捏了把汗,但司机却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着实让人佩服不已。
长江水升起的雾气,朦胧了整个重庆,眼镜片花了,却不想擦去,多想一直沉浸其中。起起伏伏的坡坎,抖落了身上的尘土,也抛掉了心中的烦恼,幸好来了,不然就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