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法国作家福拜楼写了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小说一经问世,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当局愤怒地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並将福拜楼传至法庭审判。最后以宣判"无罪”结束。而这部小说却成就了福拜楼,奠定了他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部小说为何被当局仇视?
因为小说描写了一个清纯少女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过程,批判了享乐生活盛行的污浊风气,触动了统治阶级的神经。
让我们走进这部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作品,看看十九世纪法国的教育和社会风气是如何诱使一个聪明单纯的姑娘走上不归路的。
这个混身充满浪漫气质的姑娘叫爱玛。她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十三岁时,父亲就送她进教会寄宿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她学习了上层贵族社会具备的知识,並且沉迷于阅读描写爱情的浪漫小说。
应该说,几年教会学校的教育,使她的"三观"基本形成,她的人生目标很明确 : 有个风度翩翩又浪漫帅气的丈夫 ; 成为上层社会的贵妇人。
爱玛这两点追求並不为过,放到现今,也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关键在于,当理想超过现实,仍偏执于不择手段、竭力攀比,那么,就注定了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
爱玛就属于这类被时下社会享乐风气影响,不顾现实,不计后果的女人。
由于母亲去世,她回到农村。在父亲安排下,嫁给了乡村医生包法利.查理。于是,爱玛被人们尊称为包法利夫人。
婚后,她发现尽管查理品性端正,爱家、顾家、不赌、不嫖,是个"四好"男人。可查理不懂浪漫,不会陪她数星星、赏月亮、吟诗歌、弹钢琴。而且还有一大堆毛病一一语言粗鲁、见识浅薄、睡觉爱打呼噜、不爱卫生……
她觉得这些与她心中蓝色梦幻般的爱情格格不入。而且查理的收入也根本实现不了她做贵妇人的梦想。
这让爱玛很失望。她甚至后悔结婚。
她迷茫,小说中浪漫和奢华的生活真的存在吗?
很快,这种场景就活色生香地呈现在她的面前。
一次,查理医好了一位名声显赫的侯爵的口疾。查理夫妇受邀到他的田庄作客。那是个有着意大利风格的庄园,房子很大,还有美丽的花园。爱玛对侯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珠光宝气的舞会场面,惊叹入迷。一位风流潇洒的子爵来邀她跳舞,让她幸福的几乎窒息。在回家的路上,她拾得了子爵的一个雪茄匣,她把雪茄匣藏起来,每当查理不在家时,她把它取出来,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她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有个如此风流倜傥的丈夫,梦想着自己成为聚会中的贵妇人。
候爵庄园之行,不仅使爱玛亲眼看到了现实中的浪漫繁华世界,更进一步膨胀了爱玛追求奢侈生活的虚荣心,也为她今后的自.杀,埋下了祸根。
在她精神极度空虚、物质欲望极强之时,时装商人勒乐出现了。勒乐一次次将漂亮昂贵的衣服、饰品赊于她,同时还借钱给她挥霍。但是,每张欠条除了本金,全是高额的利息。所谓"账多不愁,虱多不咬。"她习惯了这样的赊欠,也不去想或者不敢想今后如何还清这些高利贷。
如果爱玛只是停留在爱慕物质层面的虚荣,或许命远不会那么悲催。
可遗憾的是,她又在情欲层面作了起来。而情欲之作,与物欲之作联手,是把她送上了黃泉路的直接原因。
她情欲之作中的第一个男人,叫罗多尔夫,一个三十四岁拥有三处庄园的男人。这个男人外表道貌岸然,却是情场老手。他对爱玛的美貌早已垂涎已久。在爱玛参加的一次农展会上,见查理中途回镇医治病人,便凑上前百般讨好于她,赢得了她的好感。隔了几天,罗多尔夫突然邀她到森林骑马。一个是蓄谋已久,一个是半推半就,于是完成了他们急不可耐、天翻地覆的第一次。接下来又是一次又一次。
爱玛虽是已婚之人,可从来没有经受过罗多尔夫如此猛烈地疾风暴雨,她感到酣畅淋漓,舒爽无比。偷情,使她刺激,使她充满激情。她天天沉溺其中,直到不能自拔。她向罗多尔夫提出两人一同私奔。可收到的是罗多尔夫托人带来的一封信 。信中说 : "我决定与爱情永别。"她往罗多尔夫家跑,途中却见罗多尔夫坐马车去见戏子情人。
她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一下晕倒在地。
这把情欲之火,烧的爱玛伤痕累累。
按理说,无论男女,经历了如此深的伤害,就会吸取教训。
可爱玛没有。
当第二把情欲之火再次燃起,她又义无反顾,纵身扑进火中。而且,更加投入。
点燃这把火的人,是个叫莱昂的二十来岁的实习律师。莱昂有着一头金黃色头发,端正的五官,浑身上下散发着勃勃青春气息。他们相识于一次只有三人参加的晚餐。莱昂喜欢旅游、音乐、戏剧和时装杂志。爱玛与莱昂相谈甚欢。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爱玛再见莱昂是在卢昂听一场音乐会。二人不期而遇,旧情迅速点燃,竟迫不及待在马车里……。爱玛情爱之火蹭蹭上升,以到卢昂学钢琴为由,天天与莱昂寻.欢。她为了支付与莱昂的消费,在勒乐处多次借下高利贷。她的全部热情倾注在莱昂身上,恣意沉浸于享乐之中。
爱玛在与罗多尔夫偷情中寻找到丈夫身上从未有过的刺激与激情 ; 在与莱昂的偷情中,除了刺激和激情,她还体味到爱的陶醉与甜蜜。
她想,这就是小说中梦幻般的浪漫与美丽,有这种真情,.死也值得。
可惜,情商低下的爱玛,又一次错了。
不久,莱昂便玩腻了她。虽然没公开挑明,却常常迴避她。
她为此苦恼,寝食不安。
正在她情感再次受挫时,厄运又找上了她。
勒乐与法院勾结,限她二十四小时内连本帶息还清八千法朗欠款,否则查封房产。
这些钱她都是背着查理欠下的。万般无奈之下,她去求勒乐宽限几天,勒乐立马翻脸。请莱昂帮她借,莱昂说借不到。去找律师借,律师趁机想强行.占.有她。她只好去找有钱的罗多尔夫,罗多尔夫冷冷回答没有钱。
爱玛受尽冷眼、侮辱,看清了人世的虚伪、欺骗和险恶,心凉透顶,回到家便喝下大量砒霜。
查理跪在她床前,她第一次温柔地摸着查理的头发,感叹说道 : "你是个好人。"最后看了孩子一眼,便含悲含恨离开了世界。
爱玛的悲惨命运,是值得同情还是令人厌恶?这个问题,从小说问世至今,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众说纷纭,各有道理。我只能说,她无论追求浪漫爱情还是物质生活,都没有错。错就错在她追求的方式以及追求的失控。这既是她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对她的极大影响。
我想,福拜楼写这本书的目的,除了批判当时社会的享乐、靡烂,还想告诫世人,尤其是充满幻想的年轻男女,浪漫的生活需要物质做基础,而物质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能获得。否则,只能落得像爱玛一样,为浪漫负债累累,死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