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感叹聊天能力狗带,但其实人为什么要聊天呢。也许是为了信息交换、情感交流、自我调整。在这里瞎琢磨琢磨,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让它继续狗带了。
人在同一个环境中,会有信息交换的需求。比如在同班、同村、同公司、同社群。尤其是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口耳传播是主要传递信息的途径。只要跟隔壁大妈聊两句,就知道村口的市集里有卖便宜的苹果,想买的话得紧两步,不然就没了。同村的谁谁欠钱不还,没想到他竟是这般缺德,以后他要借钱绝对不给。刚入行的小年轻找前辈聊聊,就能知道哪家供应的材料最实在,哪家的掺水货。
圈子越小,信息交互越频繁,一来外界可供参考的信息少,内部交流就格外具备参考价值。二来圈子小了成员之间容易熟络,人熟了话就可以放松讲,带出许多隐含信息;人数多了,个体在其中找不到定位,就容易飘忽沉浮,或直接沉底,也许接收信息,但极少发出信息。一个人如果没有确定的说话对象,或者能预料到自己说的话不一定有回答,他就不一定会去说这句话了。因为获得反馈是人们发话的默认目标。
那么通讯发达的时候呢?一条微信群的消息就可以通知到一个群体的所有人。大多时候想要什么信息一搜就有,聊天就转向了那些无法轻松获得的内容,比如深层的分析。滴滴顺风车司机害人的事广为传播,估计没有人会专门跟朋友八卦“你知道吗,滴滴又出事了……”,因为每个人都能自己看到推送。
但每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就可以深聊了。有人觉得女孩子晚上就不该出门,全然不顾人家是白天出门的事实。有人出事了才分辨出滴滴顺风车本就是往社交产品方向做的,每个司机和乘客都是里面的商品。对同一件事的分歧会将拥有不同观点的人隔开更远的鸿沟,于是一个人的社交圈会越来越趋向于相近价值观的人混在一起。
于是通讯的发达不仅缩减了聊天内容的种类,更缩减了聊天对象的范围。
情感交流的例子有:吃饭了吗?除了你妈,谁会真的想知道你吃饭了没有。这句招呼,基本等同于“你好”。它的回答无非是吃过了、还没,或者就点头一笑就揭过了。这种明显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对话,但是又不得不说的话,维系着日常人们的关系,最浅淡的认识的人之间的感情。
要是人家的招呼,你却没有回应,对方要么猜测你家出事了,要么觉得你这人有问题。热心大妈会问一句,这是咋的啦?若能对她讲一讲苦楚,人家未必帮得上忙,但是听了一番诉苦,她会觉得自己的唏嘘和劝说分担或消减了你的痛苦;她参与到了你的不幸里,为你同情和哀叹,你们二者获得了某种关联。你也会觉得倾诉之后得到了释放,感念对方的理解和宽慰。之后两人关系又一次巩固,情感得到加深。这本就是非常废话的例子,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样的日常里,跟谁特别有话讲,就跟谁关系近,起码双方彼此了解,处境或者三观。
那么特别没话讲关系就一定远吗?看人吧。有些人多年不见依旧熟稔如昨,有些人一旦没有联系的理由就瞬间生分。前者,对方要在时光中仍然保有某些你始终认可的特质,于是即便流年沧桑,你依旧能凭此辨认出他来;同时,这也要求你心目中仍然认可这份特质,为它留下位置。这世间归来依旧少年的,始终是少数啊。而后者,那真的是没有交流,就无法维系了。
自我调整,就像校准一块兀自走针的手表。
聊天固然可以获得和传播信息、可以交互感情;但是对有些人而言,聊天已经成为一种低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予以压缩;而感情交流的需求也不那么强,也许因为他们在其他的领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归属感、成就感,还有欢愉和挫败。比如沉浸于画画的人,这其中的心流体验就满足了一大部分情感需求,与人往来就少了,一方面没时间了,一方面也没必要了。
人终究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人可以站在社会的边缘。大多数人不至于到达高处不胜寒的地步,可大多数人都觉得知己难求。人为什么会需要“知己”呢?独孤求败者,其孤独既哀伤,又骄傲。大多数人都知道寂寞,希望有人能够完全懂得自己的心思(真是天真的自私呢),却未必懂得孤独。而孤独的人可以清醒地通过聊天,知道自己在环境中大概的位置,从而做出相适应的反应。比如一个人虽然明知道庸众的迫害,却并不会在群情激愤的时候站出来反对。明哲保身是个中性词。
那么在这种自我调整的需求里,偶尔聊天就够了,没有哪只表要每天校准的。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