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杭州办事,趁机游西湖。
打车到雷锋塔附近,先游雷锋塔,然后在塔下坐上了一辆电瓶车。电瓶车是专业带游客游西湖的,绕湖一周,扬手即停,灵活计费。
西湖边大树很多,古建筑有华贵的黄墙红瓦,或清雅的白墙青瓦,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非常有味道。西湖的水保护得非常好,能看到水里的鱼,水面基本没有垃圾。水域也非常宽,想起那首歌曲“西湖的水,我的泪”,虽通俗,却颇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来到苏堤头,岸边有几个地方在租船游湖。大船如琼楼玉阁在水里移动,上面人头攒动;小船只可容纳十人左右,上有穿着传统服装的船夫摇着撸,更有味道。
我们租了一条小船,前一天下过大雨,湖上轻雾缭绕,水面碧波荡漾,让人不由得想起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之所以闻名,苏轼此诗功不可没。不过写西湖景色,我更喜欢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写雨,动感十足,非常有画面感。
看过三潭印月,听着船夫讲这三个小石塔的故事。据说这三个石塔是太上老君丹炉扣在湖里的三条炉腿,实际是古人为了明显显示水位所用。
绕过三潭印月,穿过桥洞,来到一片荷花边。西湖的荷叶真大,像小雨伞。密密麻麻的荷叶中,红色的荷花千姿百态。船上友人即兴朗诵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赶紧为此君的博学鼓掌,却原来人家为了游西湖,是做足了功课来的。看来对热爱文学的有心人来说,熟读诗歌也是旅游攻略的一部分了。
在船上可看到岸边雷锋塔,船夫一边摇撸,一边指点断桥所在,孤山位置。岸边杨柳依依,不知哪一棵是许仙与白娘子相会之处?许仙到底是助人为乐,还是撩妹高手?
正在胡思乱想间,忽看到岸边有黄色庙宇,我问渔夫:“此庙何名?是不是法海的金山寺?”船夫大笑,说金山寺在镇江,此庙叫“净慈寺”。突然想起上面写荷花的诗就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恍然大悟。
镇江的法海跑到杭州来多管闲事,棒打鸳鸯,怪不得鲁迅先生都对其不以为然。对此,船夫如此解释:“许仙一个穷小子,娶到白富美白娘子,法海羡慕嫉妒恨,利用出身问题才拆散了他们。镇江人就是爱吃醋,镇江醋很出名的。”看来一个地方一个性格,这个爱吃醋的性格让法海做了错事,也成就了当地一种产业。
下船逛苏堤,苏堤已改成柏油路,路边绿树成行,树龄不小,郁郁葱葱。更有五颜六色花儿夹杂期间,鸟儿鸣叫,松鼠跳跃,怪石嶙峋,真的漂亮。我们几个人,把苏堤从头走到尾,做了一场西湖深度游。朋友可爱的女儿,在路边摘叶给我做书签,捡树籽送我做项链。几个人边走边聊,放松的感觉很舒服。记得几年前,跟团来游西湖,下了船导游介绍说这是苏堤就上车走了,自助游自有魅力。
苏堤原是苏轼在杭州为官,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把淤泥堆积而成,把西湖隔成两个部分,水却相通。传说基辛格七十年代访华,因观西湖而明白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做出了赞同“两岸均属一个中国”的决定,使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湖的景色美,传说多,留下诗歌也多。修堤的还有唐朝白居易,在西湖为官时修白公堤。留下一首《钱塘湖春行》,诗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能力没马蹄。我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据说白沙堤不是白居易修的白公堤,白公堤已经不在了,但人们才不管呢,白居易这么有名,没有一个地方纪念怎么行?就将差就错把白沙堤改称“白堤”,用来纪念白居易啦!
苏轼修苏堤,白居易有白堤,为官一方,能造福百姓,千古流芳。中华自古多这种豁达有担当之士,唐朝韩愈被贬潮汕,人家不伤心不委屈不愤怒,办乡学,修水利,驱鳄鱼,从此潮汕有山水改姓韩,方有“韩山”和“韩江”。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学习前辈,踏踏实实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