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同性恋不被接受时,当事人也会被当病来治,也很多人自认为是病,但治的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同性恋被接受被视为正常了。
也都认为不是病,无需治疗,也治不了。
即自己接纳自己,周围的人也接纳自己,那就都正常了。
文 / 睡虫
接纳自己,是抑郁疗愈文中常见的一句话,也是心理咨询师和医生的口头禅。
接纳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钻牛角尖...
这些话倒好理解,大道理大家也都懂,但臣妾们就是做不到啊!
怎么办?或者说,不知如何才能做到,不钻牛角尖。
那我钻什么?
钻你的头啊,还钻?!!
(注:诊断或认为是器质性问题的抑郁症,需药物治疗请遵照医嘱疗愈。)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接纳自己?
接纳,是一个连接词,即前后都有一个主体。
用事例更好说明,就拿开头的同性恋情况看“自己接纳自己”,其前后主体可理解为:
“经过家庭/学校/社会调教与自习后的理智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
也即“认为本该异性恋的理智的自己”接纳“喜欢同性恋的自己”。
——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但,一个人如果非常抑郁,并长时间被它反复按在地板上摩擦。
则,基本可判定他/她的两个自己存在着激烈争执的矛盾。
即,“经过家庭/学校/社会调教与自习后的理智的自己”不接纳“真实的自己”。
两个自己,如果长期地在一个躯壳里纠结、斗争,不撕裂这个身心才怪了。
这样,产生抑郁、焦虑、恐惧这些情绪并被苦苦折磨,就是必然的结果。
更甚者,争斗到最后身心不堪重负,而选择结束生命来摆脱这种斗争。
那要怎么办?好像内心是充斥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们再来看看,普通人的两个自己是什么关系?
为了方便说明,我先将两个自己的名称精简并明确一下定义:
理智的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外界价值观希望成为的自己,自己学习各种知识后理智希望成为的自己,是一种理智追求实现的目标人生。
属当下普世价值观的追求,具有集体意志的统一性。
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样貌、性格、喜好与能力,这些组成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真实的自己”会被“理智的自己”抑制、甚至长期忽略,而隐藏于心底成为内心追求的一种理想人生;“真实的自己”有时也会战胜“理智的自己”取得主导权,去实现自我的理想人生。
属个人喜好的自我追求,具有明显的独立个性。
现实的自己:现实生活中实际展示出来的自己,他/她是“理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的综合呈现,是执行“理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的结果。
只是一个呈现的状态概念,并不赋予独立意识。
这时,大家是不是已想到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我这不是在偷梁换柱吗?
我想,伟人的著作从来不屑于被偷梁换柱,而后人能做的也唯有发扬光大。
睡虫很可能是在胡说八道,想靠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能否延伸出一个更浅显、实用的理论。
在这所说的不管“理智的自己”还是“真实的自己”都涵盖了‘本我、自我、超我’,都是一个完整的人格。
只是两个自己的追求不同,“理智的自己”追求的是集体意志或普世价值观的集体人生,属宏观的超我;而“真实的自己”追求的是个人喜好的自我人生,属宏观的本我。
同时,两个自己都会随着人的成长与经历而变化,两者只是有着不同的追求与理念,且均受良心、道德的约束。
两者长期共同存在,并且相互切换,引导和感受着生活的一切。
同样,为了便于表述,我姑且妄称这两个自己的说法为”双生理论“。
现在,我们就用”双生理论“来对照下普通人的两个自己的关系。
可以说,大部分人的”现实的自己“都是在”理智的自己“长期主导下生活的。
大家都遵循当下的普世价值观(如努力赚钱买房买车过好生活,或成为某一领域杰出的人),同时顾及自己、家人及同事等人的既得利益以及该集体的意志,并结合人的惰性与惯性思维,一般人都不太会主动去改变现成的生活轨迹。
这样,”理智的自己“的掌控权会越来越牢固,而”真实的自己“也会因”现实的自己“是否实现了”理智的自己“追求的目标人生而被区别对待:
1、没有很好地实现”理智的自己“追求的目标人生,”真实的自己“通常会被持续抑制而越藏越深,甚至后来很多人都不清楚”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或是被遗忘。
这部分人的一生基本在追求”理智的自己“的人生目标中度过,多为从业者,生活相对较平淡、安稳而幸福。
在某些夜深人静时,有时也会后悔错过了一些事,觉得是否在虚度光阴,但很快又会平复,继续前行。
2、较好地实现了”理智的自己“追求的目标人生,”理智的自己“得到满足后,”真实的自己“通常也会得到”理智的自己“的善待,被不断的释放和满足。
这是一种较成功的人生,这部分人较多为领导者、自由职业人,生活相对较精彩、拼搏而快乐。
这也是一种较少遗憾的人生,如有遗憾通常可能是会怪自己过于理智而没让事业达到可以达到的高峰。
再来说说,能够让”真实的自己“主导”现实的自己“的那小部分人。
这部分人具叛逆精神,较有主见且执着,能冲破普世价值观的影响,并抵抗住集体的意志,努力追求“真实的自己”的理想人生。
在这过程中,“真实的自己”也会不断受到“理智的自己”的影响,形成下面的不同结果:
3、“真实的自己”坚持不下去
几经挫折后,被“理智的自己”重新夺回主导权,继续追求普世价值观的目标人生,做回前面1、2类型的人。
4、“真实的自己”坚持了下来
这过程往往是比较艰辛和深刻的,这部分人在各自领域较易获得较大的成就,可能成为较杰出的人物,生活相对较孤独、专注而狂热。
这是一个可以达到巅峰的人生,也可能是一种较悲壮的人生,但更是一种无憾的人生。
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类型的人呢?或正处于哪一类型的人生阶段呢?
上述大致说了下普通人的“理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的关系,两者可以共存,也可以相互代替,但不会长期对抗,即每一个时期只有一个自己在主导。
从上面的几种人生看,睡虫像是比较推崇做“真实的自己”,确实做“真实的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也因为是真心喜欢,因此会更投入,更能持之以恒,因而从理论上看更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然而,“真实的自己”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人性的贪婪或不断的追求,很可能会变成一个追求相同的新的“理智的自己”,来主导“现实的自己”;而内心则萌生出另一个新的“真实的自己”来。
因此,并不能断然说做“真实的自己”好,还是做“理智的自己”好。
最好的状态是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自己,同时两个自己相互接纳,相互包容。
说了那么多概念,现在来说说问题,抑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双生理论“是否适用呢?
先来简析下,为什么中学生是抑郁情绪相对高发的群体?
中学生学习压力巨大,肩负家长、老师、亲友的厚望。
应试教育,统一的坐姿,统一的考核,统一的答案,抑制扼杀个性的教育。
个人的心智逐渐建立,自我意识和追求越来越清晰,开始进入叛逆期。
即,”理智的自己“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真实的自己“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追求开始变得跃跃欲试。
当”理智的自己“受到多次的挫折、打击,信心渐失后,”真实的自己“将会不断地向TA发起攻击。
令”理智的自己“加倍觉得自己无能,自责,甚至自罪。
同时,由于所受教育对个性的抑制扼杀,刚冒头的”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擅长什么。
这样,就导致”理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长期对垒,一直苦苦争斗,又无法胜出,而导致抑郁的产生。
再来看看,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大叔为何也较多抑郁情绪?
由于前20多年用力过猛,或严重透支了身心,不惑之年的自己厌倦了现在这种高压的工作,越来越想逃离这种生活方式或体制。
在工作事业上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和地位,这种地位与成果自己与周围的人都非常清楚来之不易,很难割舍。
对以后可以做什么事犹豫不决,担心到头来是否一样会变得毫无意义,令人厌倦恶心。
即,”理智的自己“一直高压运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满足感并不高;”真实的自己“被过度挤压后,开始奋起反弹,但对未来也不肯定。
当”理智的自己“进一步被工作环境压制后,TA将越发厌倦消极,对”现实的自己“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
相反,”真实的自己“由于被不断压制的反弹,其攻击力变得越来越强。
但,由于”理智的自己“对既得的成就难于割舍,及”真实的自己“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这场争斗好像势均力敌,哪一方都无法快速胜出。
结果,又进入了可怕的拉锯战,持续长期争斗,抑郁也又无可避免了。
OK,那要如何才能结束这种矛盾与争斗呢?
这里,须再明确一点”双生理论“的内容,”理智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两者只需争出个高下,由谁主导“现实的自己”即可,彼此是可以包容与共存的。
比如,要分解中学生内心挣扎的抑郁情绪:
让”理智的自己“明白学习的本质,即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爱好与擅长的事,并充分发挥,而不是眼里只有应试的学习,压力自然也能减轻。
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善待,不能再一味无视与压制。
让”真实的自己“成长得更成熟,发现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并学会如何去发挥和享受它。
较理想的休战,是”理智的自己“能继续主导,同时”真实的自己“得到应有的成长与对待。
又如,如何结束不惑大叔的苦战,主要:
让”理智的自己“懂得舍得,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勇敢放下执念或无休止内心反感的追求。
”真实的自己“已经觉醒,不再一味忽视和压制,正视TA,了解TA。
更了解”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爱好,学会放开身心去大胆拥抱和享受它。
拼了快大半辈子,也是时候做一回“真实的自己”了,就算不放弃既得的利益,停下来偷会闲,愉悦满足下“真实的自己”也不为过。
人生如蝼蚁
于大自然莫不是一粒灰尘
于他人也不过是一句谈资
发现自己,善待自己
短暂的一生,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才是生命的真谛
这次,更多是笼统的概念解说,泛泛而谈,更可能是胡说八道。
不过,睡虫向好的心是真诚的,希望有点滴的启示作用。
分解抑郁,停止争斗,也不是看篇短文就能解决的。
“双生理论”讲的是问题的本质,具体的心理问题其表象何止百千万种,内心的矛盾、争斗、焦虑等也已转化,甚至泛化,需要一一甄别、化解。
下次,我再举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有兴趣,可关注本号,一起交流。
懂得,是一种知心的陪伴。理解你的争斗,懂得你的困苦,欢迎关注留言,说出你的烦恼,让懂你的人一起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