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她看了一篇关于梁思成和林洙,生活在一起的文章,她一直为林洙抱打不平,同时也讨厌林洙没有骨气,愤恨梁思成的薄情寡义,太没有良心。
文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实在:“顶着前妻完美光环的压力,走进六十一岁梁思成的生活,做一个卑微的陪衬,值得吗?”
“不值”她在心里愤愤喊到,“如果是我,活的那么卑微,我会选择离开。”
她不理解林洙为什么在梁思成的女儿打了她一耳光时,梁思成没有护她,也没有责备女儿,她还要选择忍受。
梁思成这样的行为,就证明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林洙,也能证明他给林洙写的那封信,大概意思是:“你突然闯入我的生活,让我不能平静……我完全被你‘俘虏’了。”
这都不是发自内心,或者是一时的冲动写给她的。
她也没法理解林洙,梁思成从来都不信任她,在经济上,林洙从来都没有沾过钱的边。
梁思成出差时,钱和卡等重要的东西,都是交给林徽因她妈管的,林洙为什么就那么能忍?
还有,当时让林洙完成自我批判时,梁思成立马把林洙隔开,让她反思,把问题给组织交代清楚了再回来……
这些事,如果是自己,是不是很崩溃?
但林洙却接受了一切。
也许,是林洙把自己看的很卑微,明知道这个男人不爱自己,她还要一心一意的在他身边照顾他。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林洙对梁思成仰慕多年,她很爱这个男人,不管这个男人爱不爱她,她都愿意为他付出。
不管是什么原因,林洙能那样做,就证明她是心甘情愿的。
她吃得那些苦,就好像在弥补年轻时犯下的错误。
在文革时期,林洙的老公被打成右派,关进去后,林洙果断和他老公离婚了,她老公出来后,悲痛欲绝,自寻短见了。
为此,林洙也遭到了他们那个圈子里的唾弃,从此名誉扫地。
而林洙对梁思成,多年的任劳任怨,所吃的苦,也许是为了弥补她当年的过失。
和梁思成在一起,如有闪失,又怕会遭受非议。
所以,林洙所做的一切,能挽回自己的名气,也值得。
无论什么结果,对林洙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她觉得要是换了自己,也未必作的比林洙理智,也未必作到立刻离开,也未必做到果断断绝关系。
人都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不易,各有各的难处。
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做,换成自己,也未必做的好。
所以,遇事要理智选择,分寸处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才是最好的。
人生不易,切走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