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12月份自我评论
12月份是一年最后的一个月份,是一年中的总结阶段, 不只是我,周围的人、行业、乃至于整个国家都进入了这样一个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好似各行各业的人的心态都有某种相似性,国家之间也有某种相似性,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动态的、阶段性的变化,体现在我的日记中是年度意义上的总结,其中有很多层面的总结,只是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
虽然对于一个每天都写日记的人来说,写日记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确定性,所以即使在这个月份,心中也不觉得这个月跟平常的日子有啥不同,甚至有些惊讶于很多人觉得这么重要的日子其实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大概写作增加了我对平凡日子的深刻体验和感受,让我觉得每天都很重要,乃至于那些有仪式感的重大日子也没以前观念中那么重要,增加了平常心。
但再次体验之下,我发现这些日子还是和平常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我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例如大年三十这一天,虽然它也是和平常没有太大区别的一天,但它却凝聚了所有中华儿女的愿力和期待,被人们认为是应该跟亲朋相聚、阖家欢乐的日子,若非如此,那就过于特立独行,被人群孤立。
总体上,这一年多来,写作对我的改变挺大,将我的内心理顺,让我对自己多了很多确定性和不一样的感受,对自己和外界的理解更深刻,也渐渐理解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受益于民族文化、社会环境和急停环境,乃至于成长成现在的样子。
我会不自觉地做出某种行为,保持着基础的是非观看世界,并温养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这都是文化加诸于我身上的东西。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文化让我摆脱蒙昧,压制兽性,拥有了更多理性,增加了看世界的角度,拓宽了生命的宽度,让自己的灵魂更加丰富,幸福感也更强一些。
12月份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月份,因为这个月读了很多书,接触到了不少新的概念,例如复杂系统、生态文学、生态文明等等。
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这三个月,我一直在看生态文明的书,对我的思想产生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改变是对好生活的标准发生了改变。现行大多数人对好生活的定义是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衣服等物质条件,人类对物质方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节制,只凭着本能欲望的驱动,那么他们就像不知疲倦的饕餮一样只进不出,早晚会出问题,在这种价值观念指导下,社会也早晚会出问题。
可以说,在思想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已经具有战略优势。生态文学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希望我们以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世界,在注重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从自然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兼顾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和环境保护,协调好自己与社会,身体于灵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那些金钱至上、竭泽而渔的价值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生态文明的观念,道德经中“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号召人类效法自然,尊重万事万物规律生活,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看待周围自己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关系,就不再那么孤立片面,充满对抗性,也让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温和。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就是人化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通之处。每个物种在自然中都有各自的生态位,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网中也有自己的生态位,只有认清自己的生态位才能让自己具有更长久的竞争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了这种理念,我顿时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狭隘。年轻的时候,总期待从别人身上获取关爱或者肯定,所以心灵饱受煎熬,熬到一定程度,感觉到向外求没用,还是应该向内求,既然时间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将时间全用在自己身上才是最该坚持的生活方式,所以一点都不愿意在别人身上浪费时间,也不再对别人抱有期待。
但现在又清醒地认识到人是社会性动物,无论如何也无法挣脱这个本质,所以还是得处理好社会关系网,但这时已经不是当初向外求的心态,也不对其他人抱有太多期待,只是利用社会关系网的能量,保证自己的生态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