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阅读:
阅读经典,沐浴书香,
启迪智慧,走向远方。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书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以》
作者:余映潮
内容:第158——181页,第六章:体味好课设计
我与好课的距离差好远!
本周开始阅读了余映潮老师的书籍《给语文教师的80条设计》,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翻看了目录。一眼就瞄上了第六章:体会好课设计。作为教师的我们,谁不想把课上成好课?。
虽然说好课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但在余映潮老师看来好课也是有基本的评价标准的。他认为好课是遵循新课标精神和有关具体要求的,是能充分利用教材、突出语言学用,是关注读写技能训练,是讲求课堂教学效率,是主演于学生集体训练的课。要想上好好课,特别依凭于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和一定的教学实力。读到此,我就想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力在哪呢?汗颜!就先从这一章的阅读开启我的学习之旅吧!
于是吧我利用一周时间把第六章好课设计要求的十点内容,每一点默读一遍,再在喜马拉雅APP上录制一遍,然后再看一遍,这样三遍下来,我感觉自己对余老师每一点好课要求能看明白一些,但是如果让我自己设计,估计还不是很周全。对照好课的十点要求我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精细设计并在课堂上实操才好去进一步地理解提升,向好课努力。
余映潮老师对好课的十点要求分别是:实、新、美、活、丰、精、巧、雅、趣、深。当我看到余老师把好课设计的要求概括成这么精炼的十个字的时候,我就感觉读余老师文章与听他课堂一样,句句点到要点没有有些老师所著文章的啰嗦冗长。
在余老师看来,“实”是好课设计的第一指标,即务实地、扎实地用课文教,让学生在语言学用、能力训练、知识积累方面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估计我们所有的老师没有一个会认为自己的课堂不是实课堂的,但余老师还是建议我们在一下一个方面做到“实”。落实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落实学生集体训练的时间;落实语言学用的教学;落实精读;落实文体教学的特点;落实对教师课堂教学危害最大弱点(就课文教课文和碎问碎答)克服。一节课学生有丰厚的收获,才能算是真正的一节课。
“新”表现在新的有高度的课堂教学理念;新的有难度的教材运用理念;新的有力度的教学要领;新的角度精致的教学尝试……一切的求新、创新,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有更多美的收获。
“美”表现在课文教学结构美;课中活动设置美;教学活动细节美;教师语言表达美。
“活”表现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学创意别开生面;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手法生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训练内容灵动鲜活。
“丰”,即教学内容的丰富、丰厚,指课堂教学要有容量。
‘“精”的含义是精选教学内容,进行精读训练。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细地挑选和安排。背景的铺垫要精选有代表性的材料;字音、字形要选那些难度大的;朗读要先文中生动优美、富于情感的内容;品析要选有价值的片段;精读训练即阅读技能的训练,如要点概括、层析划分、语言品析等。
“巧”是一个无边无垠的天地,是能突现教师教学智慧、教学素养、教学积淀的,教师教的有滋有味,学生才能听得有效。板块式思路、主问题设计、长文短教、美文美教都是巧,这样的巧不是花样手法,还是要落实到“实”上。
“趣”,是雅俗不是俗趣,是教学、思考、读写、发现、创新之趣,是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有趣而有味,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深”,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要想让自己的教学不仅停留在浅表的对课文的理解,还想要一些深层的探究的话,余老师特别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教材进行深读与阐释的能力,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好课的教学设计的十字要求,余映潮老师在本书的描述中,言简意赅。他对每一点的讲解都结合了具体的教学课例进行诠释,看的时候我想我们一线教师还是可以看得懂的。我理解,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度是如何实践的问题。
好多人都说在所有的科目中,语文是最好教的,认字的人都会教。但是我是越来越发现,语文课是最不好教。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好明白不好操作真的是考验着我们的个人的专业素养。
对照余老师的十字好课设计,我感觉自己仅在“实”这一点上有意识并是去努力做的。其他九点都需要我花大力气去学习、实践。好课好,不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