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看了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的原因吧,昨晚,在半睡半醒间,我看到了母亲年轻时的样子。她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头发是梳成两个小刷刷模样的,头发少而黄,两个小刷刷一分开就更少了。
直觉上就是母亲的样子,但其实那不是母亲的长相。深度回忆中,却发现记忆中慢慢都是母亲年老时的模样,而年轻时却不记得了。我们小时候,母亲是年轻的,26岁生下了我,到她三十多岁时,我不过也才几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似箭,如果母亲年轻时的样子我再也想不起来了,更多的记忆都是前几年随手拍下的照片,这些便构成了对于母亲生前所有的记忆。
早上,天不太热,在夏日,有这样凉爽的早晨是值得庆幸的。我坐在桌前,忽地又想起那个扎着两个小刷刷的女子,宛如从江南小镇上走出的女子,温婉秀丽,小家碧玉,只是我不记得穿的是什么衣服,要是是一身旗袍就更美了。
手机中,有些照片和视频是母亲住院时拍下的,又短又晃,一点都不过瘾,不过还是看了好几遍,真后悔没有好好地拍几段母亲健康时的生活视频,一眨眼,人就离开我们要快两年了,想起来,仿佛还在昨天一样,母亲的白发,母亲的苍老,母亲的执着,母亲的倔强,母亲的愧疚,母亲的遗憾,还有母亲的种种深刻到骨子里的回忆,那是一生都忘不了的记忆。
我查过日历,我生日的那天是母亲的下葬日,我的生日快到了,母亲的祭日也要来了。所以,母亲,你也在这即将来临的特殊日子里召唤我了吗?冥冥中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
白天不曾想起的人,有时候会在梦中看到。梦里很多都是小时候琐碎的日常情景,一切都在那个没有嫁人,没有家长里短,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柴米油盐的时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的记忆,那些人,那些事,走到哪里,都珍藏在心底深处,只要被略微熟悉的画面勾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地铺陈展开。
热气在夜里逐渐收敛,它们在积攒能量,好在明天释放。不知名的虫子,叫的夜不能安宁,几声狗吠,仿佛是向主人倾诉炎热带来的不安,但却迟迟得不到回应。然而我想母亲,梦见母亲,母亲却在另一个世界中默默地看着我们,我们感觉不到她的目光,却能想到很多有母亲的画面。
那些叫嚣夜晚的虫子,大慨已经是汲取了地下最有营养的养分吧,母亲的肉体早已融进了那方她曾经守护一生的土地里,只有灵魂还活在我们心间,不曾离开。
二周年的祭日钟声即将敲响,母亲,你是否也在想我们,是否也盼望着我们去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