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一生太长,就看一天,甚至半天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非常稳定的模式,他们在不断地循环运作着
有些令人开心、振奋,有些则令人不那么开心、不那么振奋
最近这阶段,一天开始的时候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今天要做些什么呢?
会这么自我发问的时候,就是一个不太好的兆头。容易出现自我消耗。
如果不做些什么也不会对不起谁啊,我为什么总是要这么在意这个、总是要在这上面打转和消耗呢?
这就是很小的一个模式单位,就是对某件事的看法而已,也包含了相对应的应对方式。
这个看法是:人总要做点什么才能是有价值的。所以会拼命地找事情做,没做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时,就容易内疚。
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点的标准也不一样,可能就是上下两分钟的事。
到底有没有价值,不是一个数据性论断,是一个感觉性论断,它比较稳定的影响源,是我们的【心理地位】。
就是我打心底里,是认为自己好还是不好?
认为自己不好,就容易处处抬头看,处处看到更好的,所以觉得自己不好;
认为自己好,就容易处处向下看,很容易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所以容易觉得自己遇到了猪队友。
(不知不觉写着写着讲起了观点,讲起了道理,偏了故事)
重来
如果觉得一生太长,就看一天,甚至半天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非常稳定的模式,他们在不断地循环运作着
有些令人开心、振奋,有些则令人不那么开心、不那么振奋
最近这阶段,一天开始的时候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今天要做些什么呢?
会这么自我发问的时候,就是一个不太好的兆头。容易出现自我消耗。
如果不做些什么也不会对不起谁啊,我为什么总是要这么在意这个、总是要在这上面打转和消耗呢?
这就是很小的一个模式单位,就是对某件事的看法而已,也包含了相对应的应对方式。
今天早上,从外面吃完早餐回来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就出现了这个声音,今天要做些什么呢?言外之意,要好好努力。
熟悉的对抗出现,有点小混沌、小紧张,不那么轻松、不那么令人舒服。
于是我就想着,静坐一会,让自己的思绪静一静,让自己更多地回归当下。
静坐的时候,思绪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飞啊飞,等我回过神头回到当下的时候,甚至不记得都想了些什么,怎么就想到那些地方去了;回到当下、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又回过神,发现思绪飞走了……
坐了十几分钟,不是很成功,感到困倦。
躺下,让这份困倦安睡一会吧。
躺下,继续关注自己的呼吸,思绪还是飞啊飞,想很多,等你回过神来,依然不记得都想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那些地方去。
安睡,是没办法的。
而这些背后都有一个很小但很顽固的声音:我没有创造价值,我是不够好的。
当一个多小时过去,我忽然想,天啊,这个半天,都足以当一生来看了。
如果没能有所改变,我的一生就会这么循环啊循环啊。
真是一个令人沉重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