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里一排排的金庸,古龙,梁羽生,虽未蒙尘,也好些年头没有看过了,
记忆里看武侠最疯狂热闹的年纪是中学时光,
那是没有互联网没智能手机没有Kindle的年代,
上课时把《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包在政治课的书皮里,沉醉于一方江湖,
想借书的同学每日里眼巴巴的追着我问看完了吗?
一卷书在班上传来借去,还回来书页都卷皮起毛边,
甚至还有上瘾的同学整本书抄下来,某些细节倒背如流,
深夜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眼睛熬成小白兔,
早早的高度近视,配了眼镜也是与此有关的,
暑假寒假更是和图书馆上班一样准时,把馆藏的武侠小说一网打尽,全部看完,
泡在那个刀光剑影,壮怀激烈的武侠世界里,很长一段时间直恨自己生错了时代。
因着这些情结,曾去过风陵渡口,上过襄阳古城楼,登过华山,泰山,峨眉与武当,看过无量山的樱花,当然也到过黄药师的桃花岛,
金庸笔下那么多的少壮英雄,义士侠客,最喜欢文韬武略,多智胜妖的黄老邪,他的篇幅实在不多,形象却完满到填充了少女怀春时所有美好的想象,上到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医诊算术,再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起居美食,无一不精,有情调有品位,性格有棱有角,对情爱深情浪漫而执着,只有这样的人设配上东海美丽的桃花岛才能养育精灵古怪的蓉儿,才有郭襄一遇杨过误终身,江湖的传奇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话要说的少才动听,萧峰说“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便只有一个阿朱”,这一句比段誉那厮一车皮的情话都震撼。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谁负谁胜出天知晓,不问正邪,无问东西,豪情铁骨,笑傲江湖,人生畅快,共生死,一知己,怎不荡气回肠?
乔峰拜庄,豪气干云,“哪一位朋友要杀乔某的先来对饮一碗,从此而后,往日交情一笔勾销。我杀你不是忘恩,你杀我不算负义。天下英雄,俱为证见。”虽万千人吾往矣,天下英雄莫能当。
烽火连天,襄阳城破,国乱家亡,成就了郭靖黄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只是世间再无神雕大侠。
一幅幅武侠长卷,中华千年历史文化掠影其中,
挥手自兹去,一支笔写尽江湖寂寥,岁月如风。
做人,便要笑傲江湖,至情至性;朋友,便要肝胆相照,死生不负;爱情,更是生死相随,此生不悔。
侠当头,义为先,在中文的世界里,金庸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江湖,树立了一种世界观。
有人写道:“如果要说,金庸给我最大的教育就是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平庸里,但只要血还未冷,还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就有可能做点事情,把自己提起来。没错,海阔天遥,你我都是骑鲸客。”
有些人陪伴我们太久,从来不曾想过他会离开,
我们作别的不仅仅是先生,是不再回头的岁月往昔,是春日正盛的桃花岛,那个理想中的江湖。
《倚天屠龙记》里明教教众唱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有幸曾听,此生犹忆,就很好。湮灭不湮灭的,要看精魂,肉身不肉身的,大侠不在乎”。
“世人穿行世间,千姿百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之大,无奇不有,身在其中,乐得其味。
话说某妖,某色相识以来,惺惺相惜之感与日俱增。两女皆喜金庸,古龙,又皆是爱织梦之人,总幻想青衫飘飘,白马啸啸,剑如长虹,美人如玉,行侠仗义,浪迹江湖,行走天涯。可惜生不逢时。哀之,怨之,感之,叹之,平生之大憾也。
某天,某妖某色江湖聚会,哀叹之余,聊起江湖豪杰,众生之态,乐不可支,忽灵光一现,有一奇思妙想,我们造一江湖吧,就在这方空间,不能仗剑天涯,起码可以执笔生花,嬉笑怒骂,游戏江湖。将身边一众豪杰,平日之搞怪之能,喷饭之事,点点滴滴记录在册,如沧海拾贝,拾之,戏之,大话之........”
这是多年前写的《大话江湖》系列的前序,执笔嬉笑间,斜阳晚照,水远山高,算是致敬我钟爱的武侠和远去的江湖。
笑了笑,闹也闹,江湖悠远,悄然离去....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
抱拳相送,江湖再见.....
曾是惊鸿照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