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有关多读书的章节后,让我深受感动。这位教育家 在文中提到:一个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再读书。读到此处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从教多年自己读了多少本书?每天除了上课、备课和管理家务,根本没有好好的读一本书,回想起真是可怜和可悲。这位教育家在书中从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多次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该都是一名读书人。因为只有教师爱读书,才能引导学生爱读书;只有教师会读书,才能引导学生会读书。所以,教师应该养成读书的习惯,和洗脸、刷牙一样的习惯,把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一旦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阅读的功力会水涨船高。作者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多读书的章节后,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将他这一观点融入到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想应该注重对学生认真读题的指导,让学生能做到边读题边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对每一道文字题。所以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想办法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从中享受读书的快乐。我们数学老师都知道 在每一册数学书里都有许许多多的文字题和疑惑题。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你就解决不了题中的问题。比如:我们五年级数学书里有一单元是”用方程解决问题”。里面的每一题都需要去认真阅读和推敲,假如你读题是段段续续,前后不能连贯,就不可能理请题意,那更不可解决题中问题。记得有这样一题”桃树12行,梨树有15行每一行7棵。”同学刚念完题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这题出错了,它让我们干啥了,没有问号。”我听了连忙问全班同学这题出错了吗?谁能回答老师,为什么这名同学说题是出题?话刚出口,全班大部分同学齐声回答:没有看题目要求。对!在做题之前必须要看清题目。此题是让同学们补充条件和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我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假如你不要阅读,题中的词和字写就难也理解。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后,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解决了我曾经遇到的很多难题, 在学校开展阅读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孩子们要喜欢阅读,而且还要坚持阅读,通过阅读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增强自已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在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空出时间多读书,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写作能力。我坚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备“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