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陆陆续续,才看完了《左传》。
用时这么长,有几个原因,一是三个版本同时看,《春秋》、《左传》和杨伯峻先生的《白话左传》。对照看当然多用了几倍的时间,但延时一年多,这个理由似乎还有些勉强。二是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字就不用说了,有很多生僻字;词也是,很有一些已不知道确切含义的词,或者与现代含义已大相径庭的词。在理解方面,即便以杨伯峻先生的功力,把句子翻译成的白话文,仍然有很多地方难以完全弄明白。更何况,光简单翻译还不行,很多叙事,上下文联系很密切,有或明或暗的线索,要联系多年前发生的一起甚至多起事件贯穿起来理解,才能明白作者的真正用意,否则就像看天书。而我的阅读,恰恰又总是不连续。三是太忙。这当然也是懒惰的代名词。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或迫不及待想读,总还是能找到时间的。
喜欢《左传》,还是从中学课本的《崤之战》、《曹刿论战》,以及《古文观止》首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开始。这几篇文章,语言之冼练,内涵之丰富,道理之深刻,不但高山仰止,还深刻地影响了我的历史观以及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说到《左传》,不能不先说《春秋》。《春秋》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史书。那个时代,晋国有史书《乘》,楚国有史书《梼杌》,其他国家也有史书,但都没有流传下来。
《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春秋》有五传,分别是《左传》、《毂梁传》、《公羊传》、《邹氏传》、《夹氏传》,后两种今已不存。左丘明《左传》、毂梁赤《毂梁传》、公羊高《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毂梁传》和《公羊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后称“鲁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左传》的特点是记录历史,追求真实,侧重事件的前因后果、利害得失。《毂梁传》的特点是立足当下,符合礼义就褒奖,不符合就批判。《公羊传》的特点在于关注未来,为了让明天更美好,就要示之以义法,志则在拨乱反正。简而言之,《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分别侧重过去、现在和将来。
另外,《左传》难以卒读的原因,当然还有所谓“春秋笔法”。
《左传》开篇,隐公元年,记为: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春秋》则简略地记为: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为什么不写鲁隐公即位呢?因为孔子认为,鲁隐公心想让位,故承其意,不书即位,只是摄政而已。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世道衰微,荒谬的学说、暴虐的行为纷纷出现,有臣子杀君主的,有儿子杀父亲的。孔子感到忧惧,编写了《春秋》。明《春秋》大义本来是天子的职权,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恐怕就通过《春秋》吧!怪罪我的,恐怕也在于《春秋》吧!”……从前大禹制服了洪水而使天下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赶跑了猛兽而使百姓安宁,孔子编写了《春秋》而使犯上作乱的人畏惧。
孟子将孔子作《春秋》,与大禹治水、周公平定夷狄的功劳相提并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春秋时期的爵位有五等,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吴国、楚国君主的爵位本来是子爵,但他们却僭越礼制称王,要跟周天子平起平坐,孔子就在书中将其贬回“子”爵。晋文公在践土搞盟会,除了召集诸侯,实际上是把周天子召了过去,应该是较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遮丑,替周天子避讳这件事,《春秋》就把这件事记录为“天王狩于河阳”。诸如此类。所以,严格地说,《春秋》并不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很多地方用了曲笔,不对照《左传》等其他典籍看,就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孔子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所谓乱臣贼子惧,说穿了,就是在那个年代,权臣贵族也害怕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左传》记载了鲁国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从鲁隐公开始,历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共十二位国君。十二真是个特别的数字,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不知《左传》为何只记载十二个国君的历史,因为不管是孔子还是左丘明,“所见、所闻、所传闻”的三世必然不会仅限于这十二位君主当政的时代。或许,作者真的认为,正如四季更替一般,历史真的是有所谓规律或交替轮回之变?《春秋》,也许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名。
以前,在蜻蜓FM上听过相关的音频,从读懂历史的角度看,李明先生的《一说春秋》还是不错的。作为一名曾经的程序员,他在治经治史方面的修为,在我看来,风头或贡献要远远超过很多所谓的历史学家。其实,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很多并不是科班出身。兴趣和爱好,往往才是决定一个人究竟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