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早上得知,一位好友的20多岁儿子上吊自杀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整个人就懵掉了。这么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新冠而是因为他不愿意在这个世界继续存活,这边中国为了能挽救一个个被病毒感染的患者耗费巨资,医务人员不顾自己的生命,这边却是对生命的绝决,一朵刚刚绽放开来的花,他选择枯萎,他该对这个社会有多绝望,才会以这样决裂的方式离开,留给父母亲怎么样的伤痛,留给这个世界的又是什么?
不敢去打扰友人那颗滴血的心,所以也不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报道, 黄老师和我母亲一样是一名特级教师。她的女儿以很优异的成绩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于同年出国,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杀。
黄老师的女儿非常优秀,优秀到让人们羡慕的程度。有理想,有人缘,而且外在的表现又非常积极向上,没有缺点,很文静,对自己要求很高,生活上能够独立,她的很多同学,有拿不定的主意,想不通的问题都找她谈。
这么优秀的女儿为什么会自杀呢?因为这孩子得强迫症已经七八年了。这个女孩子小学的时候挺活跃的,从初中开始得强迫症,而且她的强迫症在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感觉到孩子有心理问题或者需要心理上的帮助,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以为孩子一上初中就变得文静,不调皮了。压抑了七八年的心理问题,为什么上了大学就没法再坚持了?因为受不了了,坚持出国,到国外寻求解脱。
因为强迫症的人本身很痛苦,你要理解,你要理解他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因为他难受到一定程度他才有这种表现。
但黄老师对女儿内心的这些变化并没有察觉。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他说并不是每一个生了孩子的女人都可以称得上母亲,因为很多母亲已经失去了天生的这种对儿女内心的感应能力。就是儿女内心的冷暖,作为母亲的应该首先知道。
黄老师第一她是位母亲,第二她是老师,而且是特级教师,至少是懂教育的。懂教育的一个老师,但是做母亲这个角色做得不好,这是我们对当下教育要思考的。我们通过这个事情理解教育里面的很多逻辑,哪重哪轻。
黄老师到荷兰见到女儿的尸体当即就晕过去了。但这位妈妈还是很勇敢地把自己当时的心情给表达了出来,她看着女儿的尸体在那儿停放的时候,心里边想的是她女儿出生的那个瞬间。女儿出生也是在医院,下面铺的也是白床单,那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现在看到的是女儿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这位母亲在这一瞬间倒下了。
黄老师把女儿的尸体火化之后,用她女儿上学的书包装着女儿的骨灰盒背回来,一路上嘴里面念叨着:女儿回家。这位妈妈当时的感觉就像背着女儿去上学,小时候,背上趴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也就是在生与死这两个点上,这位母亲的内心其实一直在找一种答案。她女儿给她写了三封遗书,一是告诉警察不要救她。二是告诉父母不要伤心,她说:这样说也没用,但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伤心,我该走了,不行了,我受不了了。三星她希望她妈妈设立一个健心基金。健康心理基金。她妈妈把她安葬好之后,就拿出自己家的十万块钱来设立这个健心基金。黄老师带的班级是初三的学生,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她给她的学生上了最后一课,也是她第一次讲这种课,叫生命教育。讲什么呢?她说:考好考坏都无所谓,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现场有一位家长哭的很悲痛,他一直强迫他的孩子好好学习,他的孩子学的也不错,但是却已经不是这个年龄段段孩子了。不会跟家长撒娇,不会和家长聊天,除了吃饭就在学习。黄老师当时就跟所有的家长和学生讲,她女儿哪怕是一个没上过学的孩子,只要活着,她就是最幸福的妈妈。
这样的生命历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试问,我们做为家长,如果我们不在乎孩子心智的发展,不在乎孩子的情感,情绪,心理的发展,只在乎所谓有用的东西,不在乎所谓无用的东西,带给孩子是怎么样的感受。
每一个生命对死都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当一个人去寻求死亡的时候,他的心早就死了,没办法再拉回来了,只不过他最后选择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所以做为家长最在乎的,最值得做好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把孩子的心养好,养大。前提是我们内心要有能量来养孩子的心。
我们做母亲的要用感情说话。感情是最简单的,感情互动,家里每个人觉得自己很幸福,内心很喜悦,他就想做事,而且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当一个人内心觉得难受,痛苦的时候就不想做事,即使要做,也是做一些伤害和破坏的事。
所以母亲的感情是很朴素的,做母亲的不要想着用道理去引导孩子。只需要用你们之间的互动把孩子内心给激活,让孩子想做事。
如果把孩子的情绪养好了,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他干的事情比我们要求的还要漂亮。
所以母亲别上升到理性,母亲别讲道理,别计较标准和目的,母亲生气会生在什么地方呢?明知道还是做事应该达到这个标准,做不到你就生气,这个力量先压住,先把孩子感情的互动做好,而且你要带着一定的热情
一个家庭的情绪状态要归零,归零,就是孩子不管是上了初中,高中还是上了大学,在你看来他就是个婴儿,没上过学的婴儿,你在这个层面上跟她情感互动,带着目的,带着标准,带着功利,你出来的温度就是凉的,你的笑容都发僵不自然,这是整个启动孩子内心的系统,家庭教育系统里面开始的一个点,母亲要立在感情这个基础上,拿自己的感情来提升和互动孩子的感情,激发孩子内在的活力,母亲要做的就是要把理性的东西化成无形的感情,理性的东西只是你看问题的方式,再加上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回到这个点上来,在孩子面前千万别聪明,千万别明白,千万别知道标准,因为感情是我们整个家庭系统的第1个点。
家里的爱是一种情感的升华,现在家庭里普遍的是情缺失,理泛滥。家里是没有理的,家里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计较理,应该不应该,好坏,而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家庭教育里爱的核心就是情感的互动和升华,这个情感是有温度的。
所以母亲的温度在家里特别重要,它是养孩子心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