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离开家乡,来到传说中的魔都。这座从小时候就带着传奇色彩的城市啊,在年轻人懵懂的内心中,仿佛这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只是听到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无尽的魔力。
在上海生活已有大半个月了,在这座城市里,我思考,我成长,进行着我所希望的蜕变。喜欢一座城,要喜欢你在这座城的生活。
庆幸着,初到这座城,我的第一站,是从普陀区这里开始的,年少的身体,拉着装满衣服与书籍的行李箱,照着手机里年少时朋友发过来的地址,沿着手机地图的路线,寻觅到多年不见的发小身边。
踏出火车站,有迷茫,新地方新事物,免不了的陌生,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一个稳定的依靠。还好,一年的工作经历给我一些底气,让我有找到工作的信心,相信自己能与人沟通顺畅,年轻人的自信体现在这里,哪怕并不是很好的工作,但一个一文不名的大专生,还能奢求什么呢。所以,想到大城市里,或者说想到更好的环境里,你要明白,你的依仗是什么,找到自己的长处。
终于看到了熟人。熟人,是吧,我知道他叫什么,知道他从哪里来,知道他小时候追过的女生。虽然他长高了,脸变黑了,人也沉默了。但依稀还能看到他当初先我一步踏出社会的果敢与无畏。
想和他一起工作,可惜,他也刚辞职,而且并没有富裕的资本。对,我管这叫资本,有资本,你可以安心地慢慢找工作,寻找自己理想的事情。可惜并没有,他告诉我,不要担心,工作很好找的。我们去找了包吃住的工作,也就是餐馆服务员之类的工作,可我不想,我说,给我两到三天时间,我去找一下喜欢的事。第二天,他就去了一家餐馆,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包吃住,两千多。我投了十多份简历,在三天里跑了八家,一天四家,终于找到了工作。电话销售,不包吃住,三千底薪,每天八小时,双休。我并不觉得我比他工作好,但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类型,,是自己的决定了自己的工作。一个人是先有想法,再有工作还是先有工作,再有想法往往会在你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你的生活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接下来一个礼拜,他感觉到了不顺心,工作中的一切显得繁琐乏味而没有价值,还好他遇到一个现在看来是贵人的家伙。他家里有一座厂,是做家具的,他让我的发小有了想法,学习木工活,之后自己单干,承包装修活。现在他在那里,同样包吃住,拿着学徒的工资,四千五。在这里,他吃了再大的苦头,也觉得这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一切也就可以忍受了。而我,依旧是老样子,省吃俭用,还好是夏天,舍不得买被条,依旧可以忍受,星期一到五,每天打电话,再被拒绝,吃着最便宜的食物,穿着被挂掉两点小洞的鞋子,心酸而有趣,毕竟从小就没这样过过日子。每天下班后,窝回六人宿舍,戴上耳机,翻开在上海的小书店,用自己在双休日兼职的钱买来的书籍,之后用一两个小时写上一千多字的杂文,发到这个简书平台,看着每天的一点小进步,多了几个阅读,偶尔两个喜欢或者关注,都能激动上小半天。我简直想象不出还能奢求什么,我很富足,还算稳定且轻松的工作,喜欢的爱好,有趣的兼职活动。明白了,决定你的生活质量的不是你拥有了多好的工作或环境,而是你看到的生活与你创造的环境。
我过得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好,但我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有目标,一双新鞋,一个可以独处的私人空间,哪怕很小的。有寄托,家乡朋友的关心,身边小伙伴的共同奋斗,还有正在读书的志同道合的你们。回头看到以前的自己渐渐远去,挥挥手,放心,我要更成熟,更有希望地生活,转过身,把过去揣进心底,双手插进口袋,四处张望着向前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