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朋友谈学生心理,他就嗤之以鼻。终于有一次把我惹怒了,告诉他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至少要保持敬畏之心,这是做学问之人最起码的素养。他说好吧好吧,以后再也不在你面前说心理学的坏话了。切!
我特别容易对于不懂的东西表现出敬畏,尤其是自己曾经努力而不可得的,一定是先畏才敬,比如:数理化。
坐在初三化学的课堂里,我认真地摊开听课手册,发现不能记,因为当年不懂的知识,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突然就明白了。高锰酸钾、固固加热、发生装置……还是一头雾水。于是放下笔,用看似专注而谦卑的目光盯着老师,思想却游走在课堂之外~
特别清楚地记着我的初中化学老师,瘦高个,梳一头精干短发的女子,小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线,失望之光从里面射出来也格外凌厉。我不会那道题,她走过来给我讲了一遍,亲切地问我:“会了吗?”我迟疑了一下没吭声。她走了,转了一圈回来又讲了一遍,问:“这回呢?”我摇摇头。等到她第三遍转到我身边的时候,我恨不得把头埋进课桌里,脸上火辣辣的,心都揪紧了。多年以后每每从数理化考试的噩梦中惊醒,眼前还是她白了我一眼叹气走开的样子。
现在想来老师当时并没有放弃我,是我的拒绝让她失望了。唉!我那敏感的青春期,脆弱的自尊心啊!
黑板上周老师笔走龙蛇,各种仪器图片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唤起我记忆中温暖的部分。我的中考是河北省第一年考实验操作,小县城的初中教室里,老师用简陋的器材带我们一遍遍做着化学实验,酒精灯上跳动的火苗,器皿里蓝色的幽光,各种古怪的无法描述的气味把单调的学习时光装饰的多姿多彩。
回过头跟白老师感慨:“我现在好像变得聪明一点了,也不知道如果重新学起,能不能学会这些东西。”瞬间眼里噙满泪水。
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知道哪来的强大求知欲,遇到新鲜的事物都想究根问底。对喜欢的学问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的毅力。总是看着林林迷恋游戏的时候,痴痴地想如果他能像我一样热爱学习,成绩得多好!!!留着口水自恋的时候能全然忘记让青春期彻底沦陷的数理化。
将来林林一定也像这教室里的青春期男孩一样,用整齐的公鸭嗓回答着老师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未来他哪科学得吃力,我一定克制着心里的焦急,把抱怨和指责留给自己,想尽办法燃起他对那门学科的兴趣。
老师呢?师者父母心,我多么希望他(她)们懂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在娃不会的时候不挖苦不讽刺不放弃,用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