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留存的古代文献中,有一些文献虽然不能说是称音乐史学的专著,但它们对历史音乐的记载却非常丰富,甚至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这方面,宋代有几种重要的文献值得提一提。
1、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的学识十分渊博,并且年轻时出入宫廷,对官中诸事多有见闻。《梦溪笔谈》(全书二十六卷)是他晚年写的一本笔记(后又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内容分故事、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杂志、药议十七目。书中除“乐律”一目专述音乐外,其他各目中也有涉及音乐的。沈括是个精通音乐的人,《宋史•艺文志》记载沈括有《乐论》一卷、《乐器图》一卷、《乐谱》—卷、《乐律》一卷。这些书今天均末有见。《梦溪笔谈》和《补笔谈》在记录前朝音乐史实的同时,往往又加以自己的一些分析推论,所以这些文字具有音乐史学的价值。
《梦溪笔谈》和《补笔谈》中关于音乐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唐代所传的燕乐二十八调理论。书中记载了二十八调的调名、音阶、字谱以及律高等问题,其中关于音阶的记载是今存唐宋燕乐二十八调史料中唯一明确的材料。此外,沈括对羯鼓、杖鼓、钟(圆钟与扁钟)、笛(雅笛与羌笛)、拱辰管、琴材、独弦稽琴、《广陵散》、《霓裳羽衣曲》、古今三调、正声与变声等音乐的多方面都有一些记载和考证。这些考证既反映了沈括对音乐史问题的钻研,也给后人带来了重要的音乐史料。
2、陈肠《乐书》
陈旸是北宋时期的文人、音乐理论家,他用了近 4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乐书》,并进献给宋徽宗赵信。《乐书》全书二百卷,内容极其丰富,音乐的各个方面无不一一包揽,堪称为一部音乐的百科全书。 《乐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训义”(卷一至卷九十五),摘录了《礼记》、《周礼》、《诗经》等十种经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逐字逐句加以解释。第二部分是“乐图论”,除论述之外,有插图 540幅,内容包括乐律、乐器、声乐、舞蹈杂技和典礼音乐等。《乐书》虽然是一部音乐的百科全书,但书中作者对历朝的音乐史实(尤其是唐代时期的音乐)均予以记录下来,并逐一进行考证。而且,对那些不为封建士大夫所重视的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乐书》多有留载,反映出作者和音乐文化观念比较开放,所以这本著作也具有重要的音乐史学价值。从历史上看,《乐书》对当时及历史的音乐面貌做如此包罗万象的记录和考证是十分罕见的。当然,陈肠是一个文人,也有他知识和音乐水平的局限,书中也不免有不准确和附会的地方。
3、王灼《碧鸡漫志》
王灼,南宋时期的文人。《碧鸡漫志》是他晚年寓居四川成都碧鸡坊时所撰。根据作者自序,该书的撰写始于绍兴十五年 (1145年)。《碧鸡漫志》全书五卷,是一本谈论音乐(主要是歌曲)的专著。这样专门谈论音乐的笔记,在中国笔记书中是十分少见的。书中内容主要分三部分:卷一叙述上古至汉、魏、晋、唐歌曲的演变;卷二评论北宋词人的风格与流派;卷三、四、五考证唐代乐曲命名的由来,宋代词调的宫调及其演变。第三部分讨论的音乐作品有《霓裳羽衣曲》、《凉州》、《胡渭州》、《六幺》、《兰陵王》等大曲作品。王灼的分析论述,旁征博引,用了许多当时耳闻目睹的材料;这些材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王灼的分析也是颇有见地的。
4、朱长文《琴史》
朱长文,北宋时期文人。代表作《琴史》记载了从远古时期的尧至宋代156个琴人的琴艺生平和成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琴史专著。全书六卷,前五卷记述琴人的生平事迹和琴艺成就;第六卷则论述了作者对琴的形制与琴艺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