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十五年了吧,我家的大年初一都是很热闹的。
因为这一天,是三个舅舅及家人来我家看望妈妈的日子。
事情要追溯到姥姥去世后的那一年(2003年),二舅提议:以后这个家里,妈妈最大,大年初一都到我家给妈妈拜年。就这样的一个提议,决定了我家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热闹非常的。因为把十几个孩子一二十个大人,放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想不热闹都不可能。
可是,昨天下午,二舅打电话说他们明天给妈妈拜年后就回去了,一是因为顾念我家大年初一的招待那么多客人之累,二是因为他家儿子也是常年不在家,一帮朋友也想聚一聚。作为东道主,我只能是主随客便。于是,我告诉妈妈和老公今年过年可能会有新安排。老公说:咱只管准备着,留和不留,怎么都可以。
多年以来,我们的大年三十都是属于生活的。即使在我们自己做生意的时候,这一天也很少再去忙生意上的事。可是今年,老公在发货部,工作一直不能停,为了待客和工作不冲突,老公特意把工作调成了夜班,这样既不影响过年待客,又不影响工作,还能拿到双倍的薪酬,三全其美。但有一样与往年不一样,除夕夜,我是一个人守岁的。
因为年三十夜里县域外的店铺是不发货的,所以老公他们所要发的货并不多,夜里十点到凌晨4点,基本已分发完毕。到家休息了几个小时,我们9:00才吃了今年的第一顿饭。那像小时候爸爸在夜里两三点就做好了新年的第一顿饭,并且为我们端到床边,迷迷糊糊地让我们在被窝里吃过饭,然后我们会再睡上一觉,待天微明时,大家都开始拜年了,再把我们喊起来,随着人流去给长辈们拜年。
儿子的房间在我们卧室的对面,因为他们今年不回家过年,便成了我们家临时储藏年货的地方。除了糖和瓜子是我负责买的,其它东西都是妈妈和老公购置。偶尔走进去,我竞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将那么多东西搬回了家。
吃过饭,习惯性地去超市转了一圈,查漏补缺,把昨天忘记买的东西再买一下。充分地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方便,随时、随地可以购买你想要的东西。甚至可以登录一些APP,做到足不出户,就会享受有人把你想要的东西送到家的待遇。
今年的初一,舅舅们是分三波来的,第一波的二舅还走错了楼道,第一波和第二波表妹一家人汇合后选择了回去。第三波的三舅来的较晚,原因是他们的电车没电了,又借了熟人的车才来的。毛毛草草的三舅一辈子都是这样,总是在打无准备之仗,幸运的是,一次次都被他轻松化解了。
11:40,小妹来了,原来是外甥怕我明天去西安见不到我,特意今天赶过来的。于是今天中午我们待的客人只有5个人,三舅妗和表弟家女儿以及妹妹和她儿子。
不得不说一下老公的厨艺了。自从郑州回归之后,老公便开始时而接手妈妈做饭这项工作了。一开始做的饭一点也不好吃,但他善于学习,加上本身学的就是食品专业,给他的学习增加了助力,更加上我的高要求、勤教育,让他的厨艺明显见长。如今他的厨艺虽不能跟大厨相比,但已基本够我欣赏了。
下午,看天气正好,便和妹妹一起骑车西湖。
初一的西湖,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太阳的金辉撒在湖里,金灿灿的,悠闲地与湖里亭子和小岛的倒影相呼应;几艘游艇穿梭于湖中,为西湖增了几分动感,让西湖多了几分灵气。
或许是我与西安的缘分还不够,导致了我明天的西安之行成了泡影,那就让我在等一个时机吧。
不过,我可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影响了心情,破坏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