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部二十世纪的老片《楚门的世界》,导演用一个人的挣扎来映射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楚门生活在一个随处可见的小镇,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他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朋友和妻子。他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在普通人的轨道。
可是这一切的背后,都只是一场剧本——他所处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摄影棚,而棚里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不过是导演安排的演员。只有他一个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仅为了他而存在,其他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个世界存在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档“真人式的电视剧”,让观众看到一个人一生的轨迹。
楚门生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没有什么大的烦恼,也不需要去奋力思考。他像是一个普通人,但却又跟普通人差之甚远。他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探索世界真正面目的机会,但眼前触手可及的美好却又拉扯着他回到现实。他的心中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声音,电影的后半段,都是对他内心挣扎的反映。
电影的尾声,楚门逃出了直播室。那些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走出了编剧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楚门的世界,也是他们的世界。
楚门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折射”?或许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姹紫嫣红,但是谁又知道繁花锦簇的背后是否有着切肤的疼痛?
楚门的悲哀在于他身处自己的舒适圈之中根本无法看清自己的人生轨迹。当他惬意地躺在家中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家里面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摄像头,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当他不计一切逃出摄影棚的时候,他实则已经死了一次。他的殇也是他的新生。人们在屏幕前看着他不畏风雨,被极端的恶劣天气所冲击,被身边的“演员”所阻拦,但是他终未放弃寻找“世界的边缘”。这一切如同一部“西游记”式的取经路,他要战胜的不仅仅是摄像机背后的导演,还有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懦弱。
楚门也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怯于选择,所以被困在自己既有的剧情。我们总是能够在日复一日的岁月蹉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然而,当我们长此以往地陷入多巴胺的分泌之中,终有一天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丧失探索的勇气和进取的力量。
或许有人总是在背后试图“导演”我们的人生,我们总是需要一次次地跳出被“编排”的剧本,才能找到进阶之路。就像坎贝尔所提出的“英雄之旅”的心路历程,英雄只有一次次地历经磨难,在风吹雨打之中开辟出一条条生路,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生命不可能永远被导演,所有的变数都将成为我们离开原有环境的筹码转机。可是我们总是会缺乏勇气,哪怕明明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人生”,是无数外力因素所堆积出来的剧本,哪怕明明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舒适与进取是一对天敌,但是总会撒赖地告诉自己,“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两者都要”。
由此,当大多数人都选择继续苟延残喘在自己的舒适圈时,那些敢于跳出既定剧情的“楚门”,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每一次的艰难抉择,实则都是一次死亡与重生。就如同小说中艰难的打怪升级一样,当你不断地提升自我,探寻未知时,你会发现思想越来越通透,心灵越来越清澈。
只有经历过楚门的“殇”,方能领略到前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