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颤抖,其实不是颤抖,而是某种共鸣式的嗡嗡声。
三天前的上午,我在随意地浏览网页。自从我开始修养身体之后,这样随意的时刻很多,看书学习或者休闲娱乐,全部都随心,反正日子是温柔的,我也就温柔地过这样的日子。在看到新书推荐的时候,《孤独或类似的东西》就闯入了眼睛。推荐者一句“情真意切”的评价,就让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至于还有什么其他的推荐词,我统统都没有再看。然后就放下手机,或是做些家务,或是晒晒太阳。
很快地,书在晚饭前就送来了,很轻薄的一本,里面只有五个不太长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都在轻轻地讲述他们孤独的故事。我没有思考,也没有任何体会。这里的思考和体会,都是带着结果色彩的名词。因为轻轻的故事,让人思绪轻轻地飘,看过书之后是不是会在脑子里留下什么,一点也不在意。
故事都是距离我很遥远的故事,可是还是让我自然的颤抖,灵魂发出某种共鸣式的嗡嗡。明明是那么不相似的生活,可是里面人物所经历的某些瞬间却好像是从我的经历中剪下来拼接上去的,真切到那一刻我以为那就是我。
可能一直以来我的身体都不大好,不过因为一直是学生,也不太忙,所以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表现。不过在我转博以后,生活突然忙碌起来,也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每一天都像是被浓缩过的样子,接踵而来的忙碌让我不大好的身体开始有了明显不适的征兆。可是匆忙的现状却不得不持续,将休息像插针一样安排进忙碌的生活,本身就不再是休息了。休息也变成了另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结果就如同没有休息。
坏运也好,好运也罢,我开始过上了赋闲的生活,拖延离校,却也可以修养。
修养,有很多益处,可是,也是孤独的。
长长的时间里,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窝在床上,或是坐在沙发上、书桌前。精神好的时候,还像在教研室的时候一样,阅读文献或是研究书籍;不舒服的时候,就静静地听时间流走的声音。很自由,却也很孤独。尤其是当某些疼痛剧烈的时候,匍匐在床上,或是佝偻在沙发里,周围空气静止到凝脂般的样子,像一个黑洞一样把我往里面吸,就像第五篇小说里美续那种放任的躺。书里的人物孤独,很多是由些不愉快的过往或经历引起的。细数我自己的生活,不尽人意的小事确实不少,可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幸福,有很多关心我的人,我是活在爱的襁褓里的。为什么会和书中的故事共鸣地嗡嗡作响呢?大概是某些病痛的消磨,或是某些细小的不愉快的累计。人在独处的时候,和任何人的精神的勾连都搁置了起来,精神变成了小小的一团,而不是网一样的一片。小小的,所以很孤独。只有把精神扔出去,读书或是劳动,才能获得不孤独的欢愉。
所以,孤独,大概是谁也没有办法灭绝的一种东西,只有周围人们善意的关怀,和读书劳动这种精神上的旅行,才能换做欢愉来找上门。而我,之所以如此的有感受,是因为修养的日子里,他人都在忙碌的牢笼里,而精神不济的自己也不可以花费哪怕多一点点的精力去读书劳动。
孤独,一种有点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