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到一个理论,那就是判断一份工作会不会被淘汰,只需看看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事还是人,如果是纯事物的话,那前景就不太妙了,因为人工智能什么的说不定就把你的事儿干了,时代淘汰人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如果要围着人服务,则可以放心地舒口气,至少短时间内机器还没有这个能力。然而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显然不可能。为人服务是最难最累的,因为事务可以程序化标准化处理,而人的体验可不遵循这些规矩,每个人的服务方法都有差别。
好的产品或平台之所以好,几乎都离不开优秀的用户体验,而体验这东西包括方方面面。闻着香、吃着甜、看着美、听着爽等等,一个及时的反馈,一次甜美的微笑,一声真心的祝福,一份走心的安慰等等,每个细节都可能带来难忘的感觉。
做好人的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可谓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都掌握,所以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搞定就很不错了。
问题来了,我们花大力气来迎合客户满足客户,到底值不值?呵呵,这个我不好回答,但是市场能回答,你问问那些服务大佬就会明白。
为事儿打工赚的是工资,为人们服务要的是回报,两者一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工资再多也能量化定价,而回报是对服务感性地表达谢意,理论上这个东西是无价的,换言之就是一种上不封顶的报价,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