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舒娴:我写作,对母亲就是最好的孝心
作者:赵舒娴
这些年,不管我赚多少钱,买几套大小的房,我妈总说知足常乐,但我有小说连载发表在报纸媒体上,她那种开心和自豪,真是发自肺腑啊!
我暗暗决定,为了母亲能欣慰快乐,我余生一定要写下去。
年少时,我对文字曾有过热爱,后来忙于生活,忙于生计,忙于创业,把写作梦忘却到九霄云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的提升,如今不需要再为金钱劳苦,实现了基本的财务自由,时间自由。
2018年5月,我报名参加了齐帆齐老师长期写作班,我的精神上找到了年轻时的当作家的梦想,有了系统专业的学习机会,在齐帆齐老师写作课程学习指导下,我重拾了写作信心和动力,进步很大。
我进入了写作的圈子,群里还有很多激情正能量的文友,大家互相点评鼓励,我感觉自己年轻了二十岁。真有这样感觉。
这近两年的时间,我写出了长篇小说13万多字连载故事,简书已发表文章26万多字,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赵舒娴
2018年7月底,我来美国为了涨见识,潜意识里也为了曾经的文学梦想找素材,没想到遇到了这次大疫情,去年底机票都定好了,结果无奈又退票,一时半会回不了祖国,我的很多计划都被打乱,唯有写作从来没有放下,每天坚持读书写文。
由于美国疫情的严重性,母亲更加担心我。以前在国内时,我是长女,常与母亲居住在一起,虽然说是我照顾年迈高龄的母亲,却是我在享受她每日做的家乡美食,真是幸福温暖。
这次没想到这离开这么长时间。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古以来做母亲的总是为儿女牵挂, 距离上次回国,离开母亲已经有一年时间, 母亲只能与我微信沟通,看我在外面的动态,关心我的安全,工作及生活。
她知道我在外面过得很好,就少了一些叮嘱和唠叨。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想让母亲放心又开心,顺便提到在外面,最近得到朋友的帮助,临时找到一个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可以多挣些钱,可以补充生活上的富足,母亲并没有开心,而是责怪我“不要太操劳,辛苦,要早点回来呀,还是家好啊!说我不该在她健在情况下,跑去大洋彼岸,是至古以来的不孝!”
母亲以前从来没有对我说过重话。我知道,母亲并不想我远离她,去挣多少钱。
我沉默了很久,想起母亲最初希望我的样子,才允许我出去搜集小说素材为由,为了写作出书为借口做一次较长的旅行,只是没想过会遇到疫情,耽搁这么久回不来。
突然想起我母亲最大的心愿。她是坚持写了一辈子日记的老人,这在她同龄人中是不多见的。她有很强的作家梦想情节。
这个星期二, 当我收到了编辑发表有长篇小说的报纸,我将这些报纸整理好,想想这应该是母亲最希望我做的事情,于是我把发表在美国华人报上的(第一章)到(第28章)节的报纸,排列铺满在地面,拍照片发给我母亲微信,并作了说明和解释。
这是一年来所做成的事情,而且都是我喜欢的事情,与金钱无关。
同时我把加入武汉市作协的会员证,及2019年《知音》故事参加比赛获优胜奖,含税奖金1000元,及这二年来写作发表在淮南作家文化媒体;有书,简书,美篇、(17k小说网络)媒体、(每天读点故事)媒体,小小说、婚姻故事、城市故事等刊物发表的散文故事文章!都一一地发给母亲微信上。
那一串串长长的文字中,还有各种图片,照片。我想想着母亲看到这些认真出神的样子,自己就觉得幸福。
果然不出我所料,母亲比什么都开心,还不停地说:“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这才是老大,做了妹妹们的榜样。”
这多有意义呀,给孩子们留下的房子都比不上留下一本书重要,钱花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人走了房子也带不走,但是若是书,就不一样了,精神财富永远都可以传承!”
母亲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用微信语音一段一段地发来,我听到语音中母亲的哽咽,感受到了母亲欣慰和骄傲!
我的父母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愿,母亲一直把我当男孩养,我出生在那个60年年代,那时还残留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养女不如男的封建思想还比较严。母亲总希望我争气,要比男孩子强。
她从小培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对我的德智体三方面要求比别的同龄家庭要严格得多。事实上她就是把我当男孩子培养!
这几天母亲再也没有唠嗑了,我还是会习惯关心问候母亲,她没有再责怪我,有时候还回复:我正在看你写的那篇巜我以父母亲名字买的第一套房产》这故事情节,让她哭了……我正在看你哪一篇文章……”
妹妹发微信和我说,母亲看你文章有的地方句子,段落用钢笔在下面划上了一条~~~~~~虚线!做标记,反复看。
妹妹们吃醋地说“我们对妈再好,可老妈还是最喜欢你!”
母亲对妹妹们聊起:“那个年代你们的大姐,吃了那么多的苦,班主任陈老师常夸你大姐太懂事了,学习认真,放学就赶回家帮大人做家务事,受了不少的委屈。
你大姐总是把好吃的都让你们吃,想到你大姐第一次领到22元工资的时候,交给家庭10元,留下一个月只能吃素菜食堂的生活费,3元钱每周回家度江轮度票钱,另外3元钱还要给你妹妹们带点油炸麻花条,当时的零食吃,甜的咸的各一半,十条十条买。
她还带有腌制好的小鳊鱼,每周回家从没有空手过,你大姐自己舍不得吃。那个七八十年代还是很困难时期啊!"
母亲时常会回忆起过去,说我七岁就会生火炉子做饭,打水,冬天小手做煤炭球,周未洗油污的工作服,还要照顾妹妹们的往事。母亲哭了,流了很多眼泪,心疼我。母亲还说,虽然小时候你也有调皮的时候,但是,从来舍不得打。
母亲的确从来没有打过我们!
我回想起这些过去的时光,母亲的爱是从来没有说出口。她总是在鼓励着我们要多学习知识,要上进,一定要比男孩子们强,这样才不被欺负!后来,我们姐妹个个都不输周围同龄男子,这离不开母亲的教导和影响。
母亲的眼神让我至今都忘不了,她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两年我的写作一直能坚持,主要为了能让母亲那双期盼的眼神,得到欣慰,
所以,我永远会将写作坚持下去,我得写,写,写。我想这也是一种孝心吧!是成全母亲的梦想,更是实现我自己的梦想。
我知道,母亲最想我成为的样子,未来家里能有一位知性的女作家!
前天,齐帆齐老师和我说,等我连载小说写完了,推荐我出版经纪人和影视改编渠道,她说我明年有望加入湖北省作协。(之前加入武汉市作协,得益于齐老师推荐的前辈给我认识介绍)
现在我更加有了写作的动力,每周至少保持8千字的写作发表量,看到有华人买有我文章的报纸,内心非常激动幸福。
不管文学梦最终成就如何,我已有了坚持的动力和方向,我就是要让母亲骄傲!我就是不比男子差!我年过半百才正式写作!我就是有不服老的心!我要写到我离开这世界的前一天……
我写作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孝道!
(同时感恩齐帆齐老师以及写作路上所有指点鼓励我的人。来日方长,情义永在!)
赵舒娴(笔名:金豆奕铭),武汉市作协会员,著有连载小说《漂浮姻缘》
(齐帆齐写作营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