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缘起
我们不能是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教孩子们读书。作为老师自己一定要保持思维的活跃,保持阅读输入的不断更新。教师读书,相关专业的书定是必不可少。《孩子:挑战》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知道这个“挑战”寓意为何。孩子的各种行为究竟是对他自身的一种挑战,还是对于家长、老师的一种挑战,还是双方存在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在教学路上迷茫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人在旁边,或语言,或文字,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我们去跟孩子相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先改变我们教师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精彩分享
1.我们的问题常常不是立刻能得到解决的。发生问题的那一刻,只是一系列问题中的一次体现而已。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每个时刻,要么能够帮助他得到人际关系的改善,要么相反,让他发展出不良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归属感。
2.我们必须意识到,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是毫无用处的,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现在的孩子宁可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父母们困惑不已但又无可奈何,错误地希望惩罚最后会带来良好的效果,他们不知道,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惩罚只能给父母带来期望的短期效果。当父母再三使用惩罚措施时,就会明显地看到,这种做法是无效的。惩罚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
阅读感悟
翻开书就有这样一句话,“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那么放在教师身上,我们又该如何跟学生相处呢?如何做到尊重呢?在我身边经常听到家长说这样一句话,“孩子在家不听话,只听老师的,怕老师,老师你帮我多骂骂他”。学生对老师的“怕”究竟是内心由“敬”而生出的心态,还是对权威的畏惧和投降?我们不能一边喊着要平等,要民主,要尊重孩子,一边又在用教师的身份和权威去镇压学生,从而让学生来服从我们的一种模式,让他去做我们期望他做的事情。
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是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而“赢得”孩子则是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的态度,相信孩子能够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作出正确、有贡献的行为,能够跟大人很好地合作。当孩子做错事时,其实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这种时候我们就要避免严厉的批评和责怪。试着去友善、关心和尊重,让孩子有被支持的感觉,这个时候告诉他该怎么做比惩罚他更有利于成长。
实践反思
之前给班上同学拍合照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把衣服帽子戴起来了,拉链也拉上来了,头就缩到了衣服里,只露了个眼睛。我就让他把帽子取了,他不想取。我说:“快一点,把帽子取了!”这个时候语气有点严厉,他就边取帽子边觉得委屈,然后说:“我不喜欢拍照。”说完之后他就哭了。瞬间我就很自责,觉得不该急躁,不该语气凶的。我这才反应过来,在以前拍照的时候他都是有点躲着的,他的确不爱拍照。
刚刚自己的行为就是在逼他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情。没有人喜欢被逼着做事,我凭什么去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拍照呢?就因为我是老师吗?后来我让他站到了旁边看着我们拍照。任何人在被强迫时都不会通情达理,把我们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是无法赢得别人的合作的。另外我自己当时讲话的语气也很强硬,孩子听我们讲话的语气多过听具体的内容。很明显,我当时的语气并不是在请求他的帮助,而是在独断、要求,我没有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种平等的位置对话,我想当我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用一种友好的语气跟他讲话,哪怕是他不愿意拍照,我们的沟通也不至于变成当时那样令人尴尬又难过。
推荐理由/印象深刻的地方
这本书通过许多丰富的案例讲解了理论知识。让人看到了孩子一些行为背后的信念,让人看到了孩子内心深处想要获得怎样一种关注和关爱,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也让人学习到当孩子有错误信念的时候,我们老师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他,去跟他一起成长。教学相长,在孩子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成人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用我们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去评判孩子出现的一些行为。不是去居高临下纠正他,改造他,在他面前显示我们的优越感。应该去顺应孩子的发展,用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陪伴他、引导他。这样孩子生出的一系列挑战才不是让家长、老师头疼的大麻烦,而是他成长过程中难得且美好的记忆。